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医疗分级制度 五成民众搞不清楚

人气: 17791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7年07月03日讯】(大纪元记者徐翠玲台湾台北报导)台湾健保署今年推出医学中心、区域医院、地区医院、诊所四级分级转诊制度,《远见杂志》3日公布全台医院民众好感度调查结果却显示,一半比率民众,不了解台湾的医疗分级制度,对区域医院也缺乏认知。北北基、中部、南部五到六成受访者不知道什么是区域医院或没回答,桃竹、东部一带,超过三成民众无法回答。

台湾目前共有479家医院,《远见杂志》指出,健保实施22年,原先设计的分级医疗,始终没有兑现,反倒造就大规模的医学中心。过去20年来,台湾医学中心数目成长2倍。区域医院也从52家增加到83家,成长六成。但是,小型地区医院从544家减少到370家,降幅为三成二。诊所则增加三成。台湾医疗体系发展形成M型化,不利落实分级医疗转诊。

调查也发现,全台民众对医学中心有高度的认知,近七成五能够回答出医院的名称,20~39岁者,近一半认同台大医院,年过六旬者也最认同台大。而国人评价最好的医学中心前5大依次为台大医院(37.7%)、林口长庚(14.6%)、台北荣总、台中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与高雄长庚。前5大医学中心,和申请健保给付的顺序与医院赚钱多寡,十分接近。

全台医学中心饱和,必须维持现有19家,卫福部想出了“准医学中心”的新名称, 2016年,北部就有11家医院,争取九家医学中心名额,双和、台北慈济没有如愿成为医学中心,却升格为准医学中心。当各医院争当医学中心的同时,也导致国内医疗服务愈来愈大型化。大医院不断增建房舍、买新仪器,以扩大版图。而全台中小型医院,也纷纷立志想成为医学中心,可享有健保较高给付,对医师也更有号召力。

医界专家认为,医疗体系呈现倒三角形,是政策造成。由于健保允许民众自由就医,三角形顶端的医学中心挤满人,分院愈来愈多,规模愈来愈大,但一旦医学中心无限制长大,将挤满更多病人,也失去小诊所看小病、大医院看大病的意义,具有转诊功能的区域医院、地区医院将消失殆尽。

责任编辑:吕美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