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大访问学人论坛 邀3专家分享

人气 9

【大纪元2017年07月07日讯】“2017年顶大访问学人学术论坛”第四场活动日前邀请在哈佛做研究的顶大访问学人刘昭麟教授以及波士顿地区专业人士李小玉医师及袁尚贤博士共同担任主讲人,与听众交流分享现代人的饮食、数位人文及古地图探索等主题。

首先由李小玉医师以“营养,摩登的烦恼”为题,讲解目前各式营养指标,如BMI(身高体重指数)、食物的Glycemic Index(升糖指数)等,也解释食物中常见的味精(MSG)以及脂肪的种类,如饱和脂肪(saturated fat)、反式饱和脂肪(trans saturated fat)。他进一步说,反式饱和脂肪并非不好,原本即存在自然食物中,而近几年禁止使用的则是人工反式饱和脂肪。现场听众询问,为何持续不断地运动,体重仍然无法下降呢?李医师鼓励听众持续运动,解释运动可以帮助锻练肌肉,也许未下降的体重是来自锻练的肌肉,说明不能仅凭体重决定健康与否,解开许多人的疑惑及健康的迷思。

紧接着专长为电脑资讯的刘昭麟教授分享他的研究,长期与社会人文学者密切合作各项跨领域研究。他说这类跨领域合作称为“数位人文”,而数位人文是以人文为主,利用科技协助人文研究者较为迅速地找寻到所需的研究资料。同时,刘教授也介绍台湾、中国大陆及美国目前的数位人文发展。台湾方面,在政府支持下进行多项数位典藏计划,台湾的大学校院图书馆也设立许多数位典藏库,将丰富的藏书转换为电子资源,并鼓励学者分析研究己建立的数位资料,善用这些典藏库。

刘教授分享他在哈佛大学进行“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hinese Biographical Database Project, CBDB)合作案,主要是让电脑从古文中搜寻出人名、居住地、官衔等讯息,再经由人工验证所蒐寻资料的正确性,建立庞大且可靠的资料库。

刘教授也研究过墓志铭、唐诗与宋词,从全唐诗中研究特定词汇,如李白与杜甫使用“月”的频率及差异;或者,分析唐诗与宋词中最常出现的颜色,发现唐诗最常出现如“白发”的“白色”,而宋词偏好使用如“红颜”的“红色”。刘教授透过电脑程式,分析大量的诗词资料,再将所得分析提供予人文研究学者进一步研析解读。他也指出,现在大学校院里鼓励人文学科学生学习电脑程式语言,以尝试开创不同的研究方法。最后,刘教授也不讳言道,刚开始与历史人文领域学者合作,双方都不了解对方专长内容,跨领域合作是需经过时间的互相了解,才能找出合作之道。

第三位讲者则是袁尚贤博士分享他爱上搜集与研究古地图的故事,他回忆起在古地图拍卖会上看到绘有老家的古地图,导致他开启探索古地图的雅致。

谈到中国的古地图,他说明朝郑和下西洋时的地图很遗憾地未能全部留下,但可从约200年后出版的书籍中找到部分地图。观察这些中国古地图,可发现当时中国的地图绘制不重视比例,较重视航行轨道距离。

接着,袁博士展示许多欧洲古地图,从古地图的演变,可发现不同时代的世界观,如面积不切实过大的锡兰,是因为该地是欧洲通往亚洲必经之地,因而在地图上以大面积显现它的重要性。研究古地图的发展,不仅发现地图绘制方法的改变及越来越精准,同时地图也透露着当时候人们对于世界的想像与解读。

演讲后,现场听众热烈与讲者互动问答,蔡明机会长代表专协及驻波士顿教育组颁赠感谢状予讲者。◇

责任编辑:冯文鸾

相关新闻
台访问学人波城开讲
顶尖大学访问学人MIT学术分享
专协暨访问学人共庆中秋
波城在地与访问学人齐庆金鸡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