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湾参与6th国际海废研讨会 分阶段实施无塑环境

大会落实零废弃精神,提供可重复使用的食器与名牌。 (慈心基金会提供)

人气: 70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8年04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谢平平台中报导)今年3月,台湾环保署、成功大学海事研究所、慈心基金会、绿色和平组织、荒野保护协会共同参加第六届国际海洋废弃物大会,来自世界超过600位学者、政策制定者、产业代表与NGO工作者等齐聚一堂,分享海洋废弃物最新研究成果与行动经验。台湾也提出将在2030年达到无塑环境的政策。

国际海洋废弃物大会(The Sixth International Marine Debris Conference;IMDC)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总署主办,以关注海洋废弃物为主。在2011年,曾推出预防与管理海洋废弃物的全球框架“檀香山策略”(Honolulu Strategy);至今年,各单位皆提出“限用与管制一次性塑胶用品”的方针。

而台湾则在2017年7月,由环保署与慈心基金会等NGO共同成立“海废治理平台”,在今年会议上报告第一份台湾海洋废弃物行动方案,包括了一次用制品减塑时程表,跟上全球进程。

该方案设定在2020年时,餐厅业者将不再提供内用消费者免洗餐具,2025年,全面限用,2030年达到全面禁用,包括塑胶袋、免洗餐具、吸管与外带杯饮料。亦将在今年完成海洋清洁认养方案。

而台湾海废行动方案重点涵盖“源头减量”、“预防与移除”、“研究调查”及“扩大合作参与”等4大面向与34项行动,如与环保团体合作调查台湾海岸垃圾组成、推动5年5,000艘之环保舰队携回渔船废弃物及海上漂流物;强化陆源垃圾及河川垃圾拦除清理跨部会合作等重要行动。

在这次国际会议中,印尼从行为改变、陆源管理、海源管理、研发与执法四个面向对海废分头并进,希望在2025年可以减少70%的垃圾流入海中; 加拿大除了源头减量及科学监测之外,也加入循环经济概念,鼓励产业创新。

会议中,全球科学家亦讨论是否可能共同建立全球整合资料库;并提出将海废议题融入教育科目时,可与环保团体专业相互合作。

台湾未来亦将设定海洋废弃物监测站,并招募志工投入相同调查方法,统计出有意义数据,以供分析;预估将有更多民间组织投入维护海洋干净的活动。
◇

研讨会现场展示用塑胶垃圾堆砌的海龟 。(慈心基金会提供)

责任编辑:尚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