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常见60岁以后 基底细胞癌年纪越大发生率越高

成大医院斗六分院皮肤科医师何英右说明一般民众很害怕手术 其实手术切除后的疤痕很小。(廖素贞/大纪元)
人气: 92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9年10月08日讯】(大纪元记者廖素贞台湾云林报导)成大医院斗六分院皮肤科医师何英右表示,台湾每年皮肤癌新发生个案约4200人,基底细胞癌是皮肤癌中发生率最高的癌症,常见在 60 岁以后的病人身上,且年纪越大发生的概率越高!呼吁民众皮肤若长出不明斑块或结节,千万不可大意。

68 岁的陈先生左脸有颗褐色凸起已 1 年多,原本只是小小的褐色斑块,随着时间渐渐长大,且慢慢凸起,虽然不痛不痒,但是因为长在脸上影响外观且担心可能有病变,让他有点担心。经切片检查,确诊是基底细胞癌!经手术移除病灶,配合门诊追踪。术后至今追踪满 1 年,病灶处没有复发,也没有淋巴结的转移,终让陈先生放心了。

成大医院斗六分院皮肤科医师何英右表示,基底细胞癌一开始可能以小颗结节或慢性伤口来呈现,部分病人也可能以色素性结节或红疹/红斑表现,且病灶会随着时间而慢慢地增长。因为没有症状或只是有轻微地痒或疼痛,大部分病人一开始总是忽视它,等到长大到一定程度才会就医。

成大医院斗六分院皮肤科医师何英右说明基底细胞癌临床症状。(廖素贞/大纪元)

基底细胞癌 常见的危险因子 

基底细胞癌常发生在身体会暴露阳光的区域,如头颈部、手背及前臂等处,但其实身体任何地方的皮肤都可能长出。其常见的危险因子包括:长时间的阳光曝露且没有防晒、皮肤癌家族病史、有重金属(砷)的摄取/深井水取用、曾接受放射线暴露,或本身有免疫缺乏的状况。

基底细胞癌治疗方式

何英右医师指出,治疗基底细胞癌有:手术移除、冷冻疗法、外用药物治疗、光动力治疗及放射性治疗;第一线的治疗方式通常是采用莫氏手术,或手术中搭配冷冻切片;确认病灶周边均无肿瘤细胞残留后,5 年复发率只有 1-1.4%;冷冻疗法/放射线治疗/,复发概率则约 7.5-10%。基底细胞癌发生淋巴或其他器官转移的病人很少,只有约 1%-1‰, 主要是转移到淋巴、肺部及骨头;但有转移的病人愈后很差,平均存活时间只有 10 个月左右。

何英右医师也因此特别提醒,治疗后的追踪是必要的。他说,以经过莫氏手术或手术中搭配冷冻切片治疗的病人来说,虽然治愈率可高达99%,但仍有基底细胞癌病人 5 年内在别的地方长出新病灶,且发生率高达 36-50%;因此除了平常生活中要做好防晒工作外,也建议固定回门诊追踪并且做全身皮肤的检查。

(本篇内容旨在提供一般医疗卫教知识,如有不适或疾病,应寻求专科医师的诊治,以免贻误病情,并能获最佳治疗的效果。)

责任编辑:王愉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