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疲劳 中医分三种症型

王昱婷

人气 25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11月8日讯】接连出现数件过劳死的案例,过劳死俨然成为忙碌及压力社会的流行病,奇美医院中医科郭世芳医师表示,过劳死是一种慢性疲劳症候群;对于这些潜在的慢性疾病,除了以基本的调养方式加以预防外,也应检讨自己的生活作息,减少压力。

  郭世芳表示,如果经常觉得疲倦,喉咙痛,发烧,睡不好,全身酸痛,却找不到合理的病因,很可能已经接近了慢性疲劳症候群。而慢性疲劳症候群的患者普遍存在免疫功能的紊乱,导致一连串的功能失调,由于症状繁多,目前西药尚无有效治疗药物,但以中医的角度来看,可大致归纳出气虚、肝肾阴虚、气阴虚等三种主要不同的症型。

  郭世芳指出,气虚型患者以疲倦为主,临床上可见短气乏力,容易出汗,时常感冒,睡不饱,面色较白或萎黄,脾气虚弱,还会有胃口不好,食后胃部不适、泛酸,大便可能溏泄或便秘,日久更可以出现肾气虚如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长等症状。

  常见于白天工作特别劳累的人,治疗上可用四君子汤系列加减,必须注意寒温变化,预防感冒,多吃营养而易于消化的食物,药茶可选用黄耆、灵芝或西洋参,但最好先询问过中医师后再使用比较恰当。

  若是肝肾阴虚型的患者,常见于工作压力大,时常熬夜加班的族群,可见口干舌红,掌心发热,甚至面部潮红,失眠多梦,眩晕头痛,耳鸣,眼睛酸涩,若合并有肺阴虚的人会有干咳不愈、咽干、失音等症状,兼有脾胃阴虚的人则会有干呕呃逆、大便干结等情形,中医治疗视各脏腑虚损情形不同而随证用药,饮食起居须尽量减少熬夜,注意情绪EQ的调适,忌食燥热辛辣食物,药茶可选用枸杞、菊花、麦门冬等,使用时一样必须询问适应证后方可应用。

  至于气阴虚型的患者,可能兼杂有以上两型症状,治疗上必须养阴清热补气并施,最好由中医师调配处方,若自行服用药物或药茶很可能得到反效果,让原本阴虚或气虚的体质更加严重,常有人觉得身体虚弱却容易上火即属于此型,饮食生活起居上也必须更为小心,可以配合气功或瑜伽来达到松弛身心灵的效果。

  郭世芳表示,中医认为“虚则补之”,但如何“补虚”,却有很多不同的辨证施治方式,选用失当可能会导致病况更为严重而得不偿失,而防止造成虚劳,正是预防慢性疲劳症候群及进一步避免过劳死的根本措施,注重饮食宜忌,保持乐观的情绪,避免劳倦过度及适当的运动是免于自己陷于健康红灯的四大法则。

转自﹕自由时报(记者王昱婷/报导)(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汉城免费按摩世足记者消疲劳
自然减肥大揭秘
办公室里如何锻炼?
怎样消除心理疲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