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之窗:生命的姿势

明明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5月21日讯】鸟,飞翔于高空。鱼,潜游在水底。兽,奔跑于荒野。树,在大风中屹立。鲜花,在花园里绽放。浮萍,随流水而漂移。千姿百态的生命,生生灭灭,繁衍在这颗蓝色的星球上,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姿势。

万物之灵的眼睛喜欢向外,注意观察他人。或优美,或笨拙,或潇洒,或敏捷,或从容,过匆匆,或猥琐,或张扬,或乖顺,或横行……谁曾将目光收拢,反观自己,你在生活中究竟是怎样的一副姿态呢?

纵然学会了直立行走,也绝不能总是昂首挺胸。还必须常常弯下腰。农民,属于弯腰一族。因为还没有机械化,只能面向黄土背朝天,不断地弯腰直腰,如果挺着腰板,怎么能种出好庄稼呢?种田的要弯腰,不种田的也要弯腰,有的弯腰出自礼貌,有的则是献媚与恭维。恭维一旦养成习惯,就变成猥琐,猥琐的姿势令众人不齿。

童年的姿势是游戏的,青年的姿势是奔跑的,中年的姿势是稳重的,老年的姿势是迟缓的。女人的姿势是柔美的,男人的姿势是阳刚的。有的人,居高临下俯瞰,俯瞰看出别一番景象。有的人,坐在井里,津津乐道眼眸的一小片天空。

生命的姿势具有遗传性。很多人的举手投足,还离不开他们先辈的影象。生命的姿势也接受社会的塑造。等级森严的制度,造就的是一群唯唯诺诺的奴才。

采菊东篱下,是一种姿势,对影成三人,也是一种姿势。横刀立马,是一种姿势,舌战群儒,又是一种姿势。事必躬亲,是一种姿势,横行乡里,还是一种姿势。迎风浪而怒吼,顶风雨而穿行,横槊赋诗,坐空城而抚琴,弄兰舟,钓江雪,有匆匆然夺路而行的,更有悠悠然信步江岸者。生命的姿势呵,绚丽多彩,令人感慨万千。

有的人,喜欢翘着尾巴说话,有的人甘愿夹着尾巴做人,而我说,为什么一定要有条尾巴呢。割掉它,不是更轻松吗?

做姿势给人看,不可取。不论你做出的是高姿态,还是低姿态,一旦是刻意而为,就不再自然,也不会好看,尽管你自己感觉很很美。

姿势,还是顺其自然的好,该跑就跑起来,该停就停下来。也不妨骄傲一下,也不妨激动一番。遇上心仪的人,就大胆地追,一旦分手,也可以潇洒面对。

生命的姿势是人生的形体语言,如生活中的舞蹈艺术。典雅大方华尔兹也好,如梦如幻般的迪斯科也好,都要踏准节奏。节奏乱了,姿势就乱了,跛脚之舞是不可以跳的,勉强跳起来是很难看。

攀登,似乎是一种永恒的姿势。人往高处走成为生活的共识。峰顶在自己的理想中,气喘嘘嘘的登上一级又一级,遗憾的是忘记了观赏风景。攀缘,是一种古老的追求,为的是爬到更高的地方,摘取他人培育的过果实。

在滚滚的红尘里,在匆匆的人流中,目光内收,看看自己的姿势,还是优雅的吗?算的上是潇洒么?是不是仍旧质朴而自然?或者已经变的虚伪做作,说不定也很丑陋呢。(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没有信仰神、没有彻底体悟到神对人的生命所做的晓谕之前,个体只知道自己仅具有现世的、肉体的、短暂的物质存在;在信仰了神并彻底体悟到了神对人的生命所做的晓谕之后,个体相信自己还有超越于物质存在之外的永恒的精神的存在,即在天堂和地狱的存在(它是根据个体行为的好坏而最终由神作出的判决),这种意识使个体在思考人生、度过人生的过程中得以超越有限的时空因素的影响,超越人类的功利性计算,把有限的肉体生命作为追求不朽价值的时空载体。
  • 有个朋友对我说,如果去欧洲定居,最理想的国家就是奥地利。奥地利人虽然没有法国人那般浪漫,但奥地利这个国家的文化品位是不容低估的,音乐、歌剧、音乐家,这些精致典雅的心灵生活、文人雅士造就的艺术氛围,在欧洲无可代替。其实,奥地利的艺术与美食是并驾齐驱的。附图
  • 日常生活中,有抑郁倾向的女性占一定比例。当她的眉头紧锁,用敏感的眼神和敏感的心灵去揣摸别人的一言一行时,自然伤害到的首先是她们自己。而“伤害”她们的人却常常一头雾水地不知自己做错了什么?
  • 整个国际社会其实是在记者亲临北京市区以及公使馆现场之后,才通过他们的报道了解了中国人对外国人的刻骨仇恨以及公使馆当时所面临危机的严重程度。这种普遍的仇外情绪和疯狂诉诸暴力的事实,令来自西方世界的眼睛和心灵感到相当的困惑和震惊
  • 音乐能促进人体健康,主要是有益于心理卫生和消除疲劳,在此基础上起到预防疾病和延年益寿的作用。
  • 茶是清心凝神的饮品,融合了各地的风土、水文与山灵的神韵。茶是好友相会时,知心共醉的心灵之水。我一向只知茶的肤泽、茶的姿态、茶的神韵与茶的妙趣,其实还不是个懂得茶心的人。茶好比人,也有喜怒哀乐、也有种种执著;茶好比一面明镜,人的情绪与思绪无不真实地反映在茶味上。
  • 一转眼又到了阳光灿烂的五月,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又到了那个令中国政府担心、令许多民众伤心的敏感日子──六四。转眼间六四已经过去了13年。尽管长安街上血迹早已经干掉,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面的子弹痕迹也早已被修复好,但是历史的伤口仍然在流血,天安门广场依然含泪。在接下来的几辑节目里,我将以"历史的伤口"为主题,与大家一起听听那些还在为89年而付出代价的心灵的声音。
  • 子夜,我站在山顶,极目远跳。 天上,星河灿烂,长江两岸,是层层叠叠的万家灯火,一条大桥把长江两岸连接了起来,桥上,并列的桥灯和着灿烂的星光把夜色映衬得格外地璀璨和动人。看到这桥,我不经意地想起了我曾经见过的许多的桥。有乡间质朴的石桥,有城市别具一格的立交桥,有跨越大山雄伟的铁路桥,也有公园里古朴委婉的小桥。我想,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了桥
  • 一天晚上,我从山上散步回住处,我发现所有的门和窗户都被风吹开了。离开房子时,我没有把它们关牢,一股冷风刮过来,推开窗户,把我桌上的纸张吹得满地都是。我立即关上门和窗户,点亮灯,拾起纸张,把它们重新整齐地放在桌子上,然后我在壁炉里生起火,木柴发出叭叭的响声,不久房间里又变得暖和起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