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苏轼逝世

font print 人气: 33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苏轼字子瞻,四川眉山人,生于公元1037年,21岁开始进入仕途,曾两次进京任龙图阁学士、中书舍人、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官职,但因与当权者政见不合,一生屡遭贬谪,大部分时间做地方官,1101年8月24日逝世,终年64岁。

苏轼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一起被后人称为文学上的“唐宋八大家”。流传后世的苏轼的诗歌有2800多首,存世书迹有《赤壁赋》等,画迹有《竹石图》等。

苏轼自46岁以后自号“东坡居士”,民间对苏东坡这个名字非常熟悉,甚至连日常生活中也有东坡巾、东坡肉、东坡豆腐等许多名目。

苏轼为何自号东坡呢?“东坡”是当时黄州(今湖北黄冈)东门外远处一块山间坡地,原归营兵屯垦,弃置日久成了瓦砾遍地的荒场。宋神宗元丰初年,苏轼被人诬告作诗诽谤皇帝,谪授黄州团练副使,名义是员地方军事长官,实际却是廪禄断绝的结罪官吏,生活陷入困境。友人马正卿向知州申请把这块荒地拨归苏轼耕种,得到允许后,苏轼开始了“躬耕”生活,养牛一头,垦田半顷,播植稻麦,一家多口的吃饭问题总算有了着落。生活略有改善,苏轼又着手解决住处问题。他发现在“东坡”的一侧有座长满蒿草的废弃菜园,就申请以此为房基,建筑住房。正房在大雪中落成,定名“雪堂”,苏轼亲笔题写“东坡雪堂”匾额悬挂在迎面。后来,他的著作也多用“东坡”为名,如《东坡集》、《东坡志林》等。

苏东坡不仅是一位落笔生花的文学家,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盛名,而且大量史实证明,他在自然科学方面也作出了不少的贡献。在医学方面,他与北宋沈括合著的《苏沈良方》,是一部闻名中外的医书,是我国医学宝库中一份珍贵的遗产。此书共18卷,总计处方170多剂,论述60条,先后曾有数十种版本流传,这部书至今在日本流传甚广。在养生方面,他著有《问养生》、《论养生寄子由》、《养生说》等20多篇文章,他的养生学重要论点是“营养生者使之能逸而能劳”、“药石可以伐病而不可以养生”。他还提倡练气功,强调饮食要有节制,多食蔬菜,要豁达乐观,心胸开阔,这些论点至今仍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在科学普及方面,他曾推广过湖北农民插秧用的秧马,四川制盐的“筒井用水韝法”,四川的“布头笺”纸。在《牡丹记序》中记录了他所研究过的生物变异性。在《酒经》中,他详细介绍了制曲和酿酒技术。在《苏轼杂琴事》中剖析过古代名琴“雷琴”。他还研究过数十种物质的化学变化及性质,在《格物粗谈》和《物类相感志》两本著作中,记载了广泛的科学知识,共计1200多条,至今还有一定的科学参考价值。

来源:历史在线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清 刘墉 行楷书 (9/25/2001)    
  •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9/20/2001)    
  • 武元直 赤壁图 (9/13/2001)    
  • 苏轼 永遇乐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9/7/2001)    
  • 苏轼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9/7/2001)    
  • 苏轼(归去来辞卷)   (9/6/2001)    
  • 苏轼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9/6/2001)    
  • 苏轼 临江仙 (9/6/2001)    
  • 苏轼 西江月 黄州中秋 (9/6/2001)    
  • 苏轼 阳关曲 中秋作 (9/6/2001)    
  • 苏轼 虞美人 有美堂赠述古 (9/6/2001)    
  • 苏轼 江城子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9/6/2001)    
  • 苏轼 行香子 过七里濑 (9/6/2001)    
  • 苏轼 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 (9/6/2001)    
  • 苏轼 八声甘州 寄参寥子 (9/6/2001)    
  • 苏轼 江城子 密州出猎 (9/6/2001)    
  • 苏轼 定风波 三月三日沙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9/5/2001)    
  • 赠黎安二生序–曾巩 (9/5/2001)    
  • 三槐堂铭–苏轼 (9/3/2001)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