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分析:全球化之省思 (一)

人气 59
标签:

【大纪元9月6日讯】(中央社记者张声肇纽约特稿)冷战结束之后,被看好可以团结世界各国、融合世界经济、增进全体人类福祉的全球化趋势,造成贫富两极化现象,世界贸易组织体制“分化”世界的效应,竟然不下于冷战体制,全球化利弊得失之辩不但在不同“集团”国家间展开,也在同一国家内不同利益阶层之间进行。

以贸易为经济主体的台湾和专心发展经济的中国大陆,自然免不了卷入这场“世纪之辩”。

赞同“全力全球化”的人士指出,任何国家经济要发达,不可能不和别国贸易,东亚的日本、南韩、台湾和中国大陆是最近的例子:一九七零年以来,这些国家藉由贸易手段,帮助三亿多人民摆脱了贫困。

可是,抗议全球化的理论也不无道理。这一派人士说,用现在通行的开放市场、自由化、国民待遇等国际投资与贸易规定,强加给第三世界国家,长期以往,它们绝对无法脱贫;美国、德国、日本、法国等富强的国家,哪一个当年不是靠贸易壁垒、保护主义才有今天?

连上述东亚新兴经济体,也都是靠保护国内商品与金融市场、要求外资符合“本地产品内容”规定、技术转移等,才有今天的实力,但是根据今天的贸易规定,这些做法都属“违规”。

世贸组织本来成立的宗旨是要各国“一律平等”协商互利贸易条件的,可是谁都看得出来,它是由美国、欧盟等大国主宰的“不平衡”机构,特别是在它们擅长的农牧业、健保医药业和金融服务业等领域,重要议题的讨论由十几国贸易部长敲定,穷国的贸易部长只有在门外等“新闻简报”的份儿。

国际货币基金会是另一个立意良好,但也走偏了的“全球化”机构。原意是要帮助经济衰退国家摆脱萧条的国际货币基金会,如今成为“主宰”第三世界穷国经济的机构,每每要求贷款国以紧缩开支等严苛手段“改革”经济,其实是在帮助华尔街和美国财政部等有钱的债权人,真正待援的欠款国里面的穷人,反而遭受社会支出缩减之害。

凡此种种,提醒一头热的全球化人士:全球化并不是他们想像中那么锐不可当的“时代潮流”,它是力量强大的趋势没错,但并非不可逆转。看看十九世纪末开始的那波全球化,后来就被第一次世界大战阻断了。目前这波全球化势头,大有可能因为“内造”的不公平而退潮—-如果越来越多国家认为全球化漠视它们穷苦的国民,甚或对他们有害的话,在失望之余,难保它们不会一一退出所谓的世贸组织体系。

世贸组织的“协议”内容长达两万两千五百页,如此繁杂的协定,如何保证“自由”贸易?欧美等律师产量多的国家是协议的主要草拟者,美国固然从全球化获益良多,但也只肥了美国的大企业和富裕的投资人,其他行业的升斗小民不见得同蒙其利。

有鉴于此,真正关心天下苍生,不只关心自己荷包或本国利益的全球化人士,针对现行体制的缺失提出不同的补偏救弊之方,希望透过“体制内”改革,创立更公平的贸易规则,达成更平均的财富分配。也唯有如此,才能避免现行体制的式微、衰亡。(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游揆:面对全球化竞争 唯有推动改革
美日军事合作密切 经贸摩擦却日益激烈
二十一世纪全球化发展对华裔的挑战与契机
萧万长将出任中经院董事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