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美媒如何输掉公信力?盘点美国5大走样新闻

文/李世勋

图为《纽约时报》总部大厦。(Andrew Burton/Getty Images)
人气: 1131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20年11月16日讯】美国总统大选陷入选举舞弊疑云,目前已进入到法律战的程序,川普竞选团队已在6个摇摆州提出诉讼。

但就在这个选举结果未出来前,拜登先行宣布当选,接着美国主流媒体也跟着进行加冕,但负责宣布胜选的美国联邦总务署(Gener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并没有公布胜选者。

而联邦选举委员会(Federal Election Commission)主委Trey Trainor认为,不准许观察员观看选票统计过程的地方,可能与选举欺诈有关。

但联邦选举委员会主席这番话,美国主流媒体却都噤声,而一面倒地报导联邦选举委员会“委员”的话,这位民主党籍的委员说的是,没证据显示选举过程中有舞弊情况。

美国主流媒体对选举过程疑似出现大规模舞弊的情形视而不见,对于川普诉诸于法律的行动嗤之以鼻,不顾官方尚未宣布结果的情况下,擅自自行宣布拜登当选。

讽刺的是,川普11月5日在白宫露面发表讲话,美国许多在直播的新闻台,直接以“假新闻”为理由,中断白宫记者会直播。

对照起来,媒体在美国法律还没认可前自行宣布拜登当选,恐怕才是更大的“假新闻”。

的确,美国主流媒体对川普极度厌恶,甚至说到仇恨的程度可能也不为过,川普要对抗的不只是建制派的反扑,更要面对主流媒体一面倒的攻击。川普之所以提到,这场历史性大选被大媒体、大财团和大科技公司介入,这个说法恐怕所言不假。

自从2016年川普当选美国总统以来,本来就左倾的美国主流媒体陷入了疯狂的状态,对川普穷追猛打,放弃了该坚守的新闻伦理,让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严重破坏,也因如此,像是CNN的收视率就大幅滑落,近来外传美国电信巨头AT&T正寻求出售CNN来偿还巨额债务。

在此汇整这四年来美国主流媒体遇到川普就当机的五大新闻事件,看看美国主流媒体是如何输掉自己的公信力的,也借此提醒大家,看新闻还是得多做功课,最好比对过独立媒体的资料后,再自行判断比较实在。

以下排名只是个人主观挑选,这四年来主流媒体错误报导川普相关的事件其实太多了,有很多极度夸张的情况,不只这里选的五个事件,建议大家可以看看美国独立媒体人SHARYL ATTKISSON的报导,她有完整的主流媒体错误报导的资料整理。

第五名:纽约时报匿名投书事件

2018年9月5日,纽约时报刊出了一篇重磅匿名专栏文章,篇名是“我是川普政府内反抗力量的一员”(”I Am Part of the Resistance Inside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这篇文章的作者自称是川普政府内的高阶官员,这篇文章写到,川普政府内的很多官员为了反抗川普,会故意忽视川普的政令,更劲爆的是,文章还提到先前有内阁官员还讨论过想用“宪法第二十五修正案”将川普革职。

通常一家报纸要刊出这样匿名的重磅专栏很少见,因为匿名这不就像是黑函那样了吗?纽约时报为此还特别刊了一篇文章解释原因,纽约时报提到他们确认过该作者的身份,说这位官员是政府里的高层级人士。

这篇文章引起很大反响,川普相当震怒,下令追查这位官员到底是谁,媒体也开始猜测这位官员的真实身份,甚至连副总统彭斯、当时的国防部长麦塔斯、当时的司法部长塞申都被外界怀疑过,搞得人心惶惶。

结果,在2020总统大选前一个礼拜,这位匿名人士站出揭露自己的身份,原来是前国土安全部长的幕僚长Miles Taylor。

原来只是个幕僚,而且他在写这篇文章时,更还只是“副”幕僚长,根本就不是什么高阶官员。

搞了半天,纽约时报口中的高阶官员根本就不是真的,当初信誓旦旦的说他们有确认过作者的身份,而今这个实事不正重创着读者的信任吗?这如何和读者交代?

而且Miles Taylor先前在CNN受访,被问到是否是文章作者时,当众面不改色地否认,这样诚信有问题的人的言论,被拿来大做文章,还以匿名呈现,令人匪夷所思。

Miles Taylor后来被CNN聘雇为评论员,当事件真相曝光后,他先前“欺骗”CNN的事实摆在面前,CNN仍然雇用他为评论员,公信力何在?

第四名:戴MAGA Hat的高中生 媒体集体将把他妖魔化

2019年1月,一段影片在网路和新闻报导上出现,影片中一个戴着支持川普帽子(也就是Maga hat)的年轻男孩,前面站着一位印地安裔老人,老人敲着手中的鼓,不断地在男孩面前唱歌,而男孩则站在那面带微笑,背景是一群戴着Maga hat的男孩们嬉闹着。

第一时间几乎所有美国主流媒体对该段影片大报特报,从主播到评论口径一致,指责这位男孩不该嘲弄这位印地安裔老人,不只态度极不礼貌,还带着种族歧视的意味。

会这样描述的背景是这样的,美国主流媒体一面倒认为川普是种族主义者,对少数族裔极不友善,所以他的支持者也都是种族主义者,而这影片正好证明了这点,当然要趁此机会大加挞伐。

当初我第一时间在网路上看到这个影像,也是觉得“唉呀,这群男孩怎么这么白目,你不知道自己戴着这帽子就很敏感了,结果你们一群人还在这老人面前嘲笑他,你不知道有一半的美国人是怎么看待川普支持者的吗?”

后来,有更完整的影片出来之后,才发现事实根本不是像新闻所说的那样……

原来事实是这样的,这群带着MAGA Hat的年轻人们是来自肯塔基州的一所天主教高中,叫做 Covington Catholic High School,他们一行人来到首都华盛顿的林肯纪念中心广场上参加反堕胎活动,当天有另外一群人在那举行支持原住民的活动,活动结束时,有一群来自极端团体Black Hebrew Israelites的人们在广场旁集结,他们对着路过的人叫嚣着。

而这群高中男孩刚好在那里等巴士,这群极端团体的人群则开始对这些高中生用带有种族歧视意味的词汇挑衅咒骂着,这群高中生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挑衅,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开始集结起来,高喊着学校的口号,跳着学校的舞蹈来回应。

其中一位印地安裔的老人 Nathan Phillips,则敲着手中的乐器走上前,被针对的男孩(他叫Nick Sandmann)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面带尴尬的微笑看着这位老人,事后他描述当时心中想的是,他希望他的微笑能让老人平静下来,不造成更大的冲突与对立。

但媒体一开始并没有报导这整个过程,只是使用片面的片段,说这群支持川普的男孩们在嘲笑印地安裔的老人。CNN还第一时间采访了印地安裔老人 Nathan Phillips, Nathan Phillips在访谈中说了许多不符合事实的话,比如他说那群学生对他叫骂,他指控Nick Sanderman站到他前面,让他感受到敌意,但从完整影片中看到的是,其实是他走向这群高中生的。

整件事情被描绘成川普的支持者是种族主义者,他们正在欺负少数族裔的老人。于是Nick Sandmann成了种族主义的象征,收到了来自全国的威胁讯息骚扰。

不得已他只好向主流媒体片面的报导提告,结果在今年一月和七月,CNN与华盛顿邮报分别与他达成和解协议。

他们输了公信力,也赔偿了这年轻人一大笔钱。

第三名:影集《嘻哈世家》演员 Jussie Smollett 事件

就在Covington高中生事件发生不久,又发生了一件栽赃给川普支持者的事件。

2019年1月,演出影集《嘻哈世家》(Empire)的美国非裔明星Jussie Smollett,宣称自己在凌晨的芝加哥街头,遭蒙面歹徒袭击,被辱骂种族歧视与反同性恋的字眼,歹徒用绳套绑住他的脖子,还被泼上漂白水,歹徒还高呼支持川普的“MAGA”口号。

绳套是以前kkk用来套住黑人的工具,在美国文化里被视为种族主义与仇恨的象征,漂白水泼黑人也是极端种族主义的行为,这指控符合了主流媒体描绘的川普支持者样貌,立刻引来媒体大肆报导。

但整个事件在警方调查后出现大逆转,真相原来是Jussie Smollett花钱买凶、自导自演,找人来演出的一场假攻击,借此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同时作为提高薪资的谈判筹码。

好莱坞演员贾西·史莫利特(Jussie Smollett) 自称遭到两名川普支持者的袭击,如今被曝自导自演。(Leon Bennett/Getty Images)
好莱坞演员贾西·史莫利特(Jussie Smollett) 自称遭到两名川普支持者的袭击,原来是自导自演。(Leon Bennett/Getty Images)

讽刺的是,他找来扮演种族主义者的两位朋友都是来自奈及利亚的黑人,这两位人士在买作案工具的绳索时还留下明确的收据,买帽子时还明确跟店员表示要买MAGA hat,但店里没有。


只是,主流媒体还没从Covington高中生事件中学到教训,就马上掉入另一个媒体追杀的漩涡,Jussie Smollett的说词反复,疑点重重,芝加哥当地的媒体对事件采取怀疑的态度,有着比较详尽的调查,与事后警方调查后公布的情况雷同,但主流媒体完全采取一面倒相信的态度,完全把Jussie Smollett的说词当作事实,而不是以“疑似”的方式来报导。

对了,顺便提一下,这次代表民主党参选副总统的参议员贺锦丽,在当时真相未明前就大加挞伐,称这件事是“现代社会的私刑”(an attempted modern day lynching),“私刑”这词非常敏感,由于以前三K党会对黑人进行私刑,所以说出这个词就是挑动美国种族的敏感神经,当然剑指被主流媒体称为种族主义的川普。

ABC新闻台的“ Good Morning America”节目,甚至还专访Jussie Smollett,对于疑点不提,而是让Jussie Smollett“真情流露”、泪洒现场,指责美国社会压迫少数族裔。

他在讲这些事时都是在撒谎、演戏,而媒体就这样让他在电视上对着全美国民众撒谎,现在看来这是多么讽刺。

事件发展过程中,当有人提出质疑时,主流媒体马上就反击说这是“阴谋论”,或是以“右翼刻意的抹黑”来回避。

相对于同一时期发生的攻击事件,主流媒体却相对低调冷静。此事发生不久,2019年2月,当时的白宫顾问Kellyanne Conway,带着女儿到华盛顿郊区的一家餐厅用餐,被一位女子从背后攻击,该女子还对她失控地大吼。攻击的女子后来被抓到,被警方以伤害罪起诉。

同样是涉及仇恨攻击,Kellyanne Conway的案件是真有其事,但比起Jussie Smollett的造假案,主流媒体报导Kellyanne Conway的案子只是轻描淡写。

对假案件穷追猛打,对真案件轻描淡写,怎么看也很奇怪。

川普顾问凯莉安・康威(Kellyanne Conway)。(NICHOLAS KAMM/AFP via Getty Images)

第二名:Kavanaguh 被提名大法官 遭控诉性侵事件

2018年7月,川普提名了Brett Kavanaugh为大法官,以递补宣布退休的大法官Anthony Kennedy,就在2018年9月,参议院举行了审核听证会,但几名女性站出来指控 Kavanaugh性侵,成了媒体焦点。

参议院2019年10月5日上午以51票对49票,结束对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人卡瓦诺(Brett Kavanaugh,如图)的辩论,为本项提名案的通过铺平道路。(Win McNamee/Getty Images)

如果一个大法官提名人真的发生过不为人知的性侵案,那真的是骇人听闻,但这次主要站出来的人是一名叫Christine Blasey Ford的心理学教授,她称在三十几年前,当时她和Kavanaugh都是高中生,在一场派对上,Kavanaugh试图在一个房间内试图强行性侵她。

通常在报导这种事关重大的指控时,媒体都得做好适当的背景调查,得针对指控者提出的人事时地物进行一定的查核,若发现真有可能才会报导刊登,毕竟这类的报导对指控者与被指控者都是大事,如果真有其事,被指控者将身败名裂,站出来指控的人也得被迫面对伤痕与公众的指指点点,总之,报导类似事件得小心再小心。

但显然主流媒体从一开始就铁了心,完全采信Ford说法,疯狂地攻击Kavanaugh,尽管Ford的说法有许多对不上的地方。

指控大法官提名人卡瓦诺性侵的加州女教授福特(Christine Blasey Ford),图为她在9月27日的参院司法委员会听证上举右手宣誓。(Jim Bourg-Pool/Getty Images)

像是到底这场三十几年前发生性侵攻击事件的派对,发生在何时?Ford的说法就好几次反复,而且她提到该事件对她学业上造成困扰与影响,但在学时她从未跟任何人提起此事。

另外,发生的地点到底在哪?Ford的说法也反复不明,而且既然她记得事发时的细节,却不记得当天是怎么去到该派对的,事发后谁载她回家或是用什么方式回家的,她也都不记得了,而最重要的是,Ford提到的关键证人:三位在场的人,都否认有此聚会的存在,因此没有任何证据证明Ford和Kavanaugh是在同一个派对上或是真有彼此相遇。

主流媒体基本上采用了当时女权人士倡议的“相信所有女人”(Believe All Women )的原则,只要是女性提出的说法,大家就都得相信。

受害者的声音,不管男生还是女生,都应该被听到,都不该被打压。而且受害者通常处于与加害者权力不对等的地位,往往发声获得大众注意的机会比较小,但回归基本原则,法治社会终究还是得讲求证据,我们希望正义得到伸张,但也不希望有无辜的人遭受恶意指控而声败名裂。

但在 Kavanaugh案件里,女权运动者与主流媒体成了一个阵线,除了Ford外,还有两个主要的女性站出来声称受害,也都是指控在三十几年前遭 Kavanaugh性侵。

第二个站出来的女性叫Deborah Ramirez,她声称在大一时的一个耶鲁大学的派对上,Kavanaugh对她暴露下体,New Yorker最先报导这消息,但问题是记者找不到任何人证明Kavanaugh有出现在该派对上,更不用提有做出这样的犯罪行为了,连受害者 Ramirez自己也承认不是记得非常清楚是否是Kavanaugh。

在没有任何可以核对该事件发生的人证下,New Yorker还是刊登了报导……纽约时报也找了许多Ramirez的同学采访,但发现没有任何人是第一手目击该“事件”的。

New Yorker还不甘心,一个星期后再次报导这讯息,说FBI在调查时漏掉了一个关键证人,这个关键证人说,他的确听到有人提到这事发情况,但联络了告诉他这件事的人之后,发现这个人告诉New Yorker记者其实并没有这件事……

连关键证人都说没有的事,为什么还要报导呢?明显有违新闻伦理。

第三个站出来的女性叫Julie Swetnick,这位人士的新闻处理方式就更夸张了,Julie Swetnick指控Kavanaugh在高中时就专门与一帮人在派对上将女生灌醉,并群体强奸女子,而她自己就是受害者,但媒体找不到任何人可以佐证有相关事情存在,但MSNBC的记者 Kate Snow却还播出长达十分钟的对Julie Swetnick的专访。

即便在专访中主持人自己也说,Julie Swetnick的证词和她采访到的内容有对不上的地方。不知基于什么新闻伦理,MSNBC还是让这个不可信的当事人在全世界面前谈了十分钟她的“遭遇”

Kavanaugh受到的媒体待遇,有个鲜明的对照组,那就是拜登。

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乔·拜登(Joe Biden)。资料图(Drew Angerer / Getty Images)

拜登在获得民主党提名为总统候选人后,一位女性就站出来指控她曾遭拜登性骚扰,这位女性叫Tara Reade。

Tara Reade指控,在1993年时,当时她还是拜登的国会助理,一次拿东西给拜登时,拜登突然把她压在墙壁上,手触碰她下体,并说些淫秽的话。

这个指控虽然也是久远年代以前的事,但有确切的人与事可以比对相关事实,有媒体采访到Tara Reade的邻居,邻居表示Tara Reade曾跟他透露过这件事的细节,而Tara Reade也曾告诉过自己母亲该事件,虽然她母亲现在已去世,但她母亲以前曾经以匿名电话打到Larry King的电视节目中抱怨,虽然该电话没有透露这位参议员的名字,但这些对媒体来讲都是可以挖掘的材料。

只不过纽约时报在该事件浮现19天后才报导,其他媒体对此事件报导的方式也是非常保留,还翻出许多Tara Reade的黑历史说她不可信,这与报导Kavanaugh那种穷追猛打的态度大相径庭。

被问到为何新闻报导处理方式为何那么不同时,纽约时报还出了一篇访谈执行编辑Dean Baquet的文章,Dean Baquet的回应是:“Kavanaugh已经很大程度的在公共领域了”。咦?那拜登也不是从政四十几年了,在公共领域里更久了,而且还要选总统,不是也是要高度检视吗?

当时女权运动者倡议的“相信所有女人”的口号还犹在耳际,怎么遇到拜登就转弯了?更扯的是,今年5月,纽约时报还刊登了一篇专栏,宣称“相信所有女人”是右派制造出来的口号,试图为自己洗白,很令人傻眼。

第一名:通俄门事件

美国历史上大概没有一个案件会像“通俄门”案件牵扯的层面之广,全美上下,从政府、情治机构、媒体、政党、俄国都被卷进这场疑案,而媒体的一面倒又是那么惊人。

简单讲,通俄门指的是川普被指控勾结俄国,在俄国的帮助下拿下选举胜利,所以民主党与媒体用此来指控川普取得2016年的胜选是不光明正大的。

从川普上台前,媒体、政治人物不断爆料,一个个重磅消息、匿名来源,说川普是普丁的魁儡,说川普与普丁利益交换来夺取选举胜利,将出卖美国利益给俄国等等。

2017年,川普指派了特别检察官Robert Mueller进行独立调查,Robert Mueller团队的调查历时两年,花了约3,200万美元,在2019年4月调查报告出来后,结果显示为,查无证据显示美国有人与俄国勾结,此结果大大打脸了几年来媒体的那些重磅爆料,但几乎没有媒体为此而道歉。

美国“通俄门”调查特别检察官穆勒(Robert Mueller)。(Alex Wong/Getty Images)

民主党人从川普上台前就一直说要就“通俄门”弹劾川普,2017年民主党人在众议员就提出弹劾,但票数不够没能成案,不过弹劾呼声仍不断,穆勒调查报告出来之后,眼看没有证据能证明川普通俄后,民主党人马上又转移到以乌克兰“电话门”以及宣称川普妨碍司法为理由进行弹劾。

搞了半天,到底通俄门到底是怎么回事?目前我们所知道的是,所有“通俄门”的起源来自于一个档案,叫作“斯蒂尔档案”(Steele dossier),这个档案是从一位前英国情报员Christopher Steele而来,2016年在希拉蕊竞选团队一位律师委托商业情报顾问公司Fusion GPS来搜集不利于川普的资料,Fusion GPS雇用了Christopher Steele做这件事,于是Christopher Steele就做出了这份档案,后来还把档案泄露给媒体。

档案中声称,普丁身边的线人提供消息指川普被俄国收买,并且在俄国接受性招待。

从后来的调查中发现,档案的内容其实都未经证实,消息来源只是街道传闻,甚至其中有消息人士可能是俄国特工。

这些拼凑出来的档案资料,却被FBI作为展开调查的依据,FBI 2016年组成了“交火飓风”(Crossfire Hurricane)任务小组,向美国外国情报监控法院申请了调查许可,对川普竞选团队的成员进行监听。

虽然FBI否认调查的依据是来自“斯蒂尔档案”,但其申请调查许可时的主要依据就是“斯蒂尔档案”。

一切就是从消息来源未能证实的档案开始,情治单位开始监听川普竞选团队的成员,媒体开始大书特书川普与俄国勾结,大多数美国人的脑子里都被灌进川普通俄的印象。

直到3年后,穆勒报告出来后真相才大白,但媒体已经绘声绘影讲了这个故事那么多年了,就算真相大白后,许多媒体还是不服气,继续说川普与俄国关系匪浅,试图继续把这个故事讲下去。

一个不确实的档案,却能大闹美国政坛三年,动用了庞大的司法资源,最后得到了查无任何不法的结果。那这一切的起源是什么?背后是否有阴谋?司法部也希望能有个答案,其实早在2018年,在国会议员的要求下,当时的司法部长赛申指派司法部总监察长霍洛维茨(Michael Horowitz)对通俄门的起源进行调查,但由于总监察长并没有传唤非政府人员的权限,有些在政府之外的关键证人都拒绝接受调查。

WASHINGTON, DC - JUNE 18: U.S. Justice Department Inspector General Michael Horowitz testifies before the Senate Judiciary Committee in the Hart Senate Office Building on Capitol Hill June 18, 2018 in Washington, DC. According to a report by Horowitz, former FBI Director James Comey and other top officials did not follow standard procedures in their handling of the 2016 investigation into Hillary ClintonÕs email server, but did not find any evidence of political bias. (Photo by Chip Somodevilla/Getty Images)
司法部总监察长霍洛维茨(Michael Horowitz)。(Chip Somodevilla/Getty Images)

但在霍洛维茨于2019年12月发布的报告中,就发现有FBI在向外国情报监控法法庭申请调查,要监控川普竞选团队成员时,就至少有17个不符合规范的地方。

但毕竟霍洛维茨的调查权限有限,在2019年司法部长巴尔指派了检察官达勒姆(John Durham)进行更全面的调查。

来自康涅狄格州的美国联邦检察官约翰达勒姆(John H. Durham)。(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Justice)

在今年八月时,该调查有了进一步发展,FBI前律师Kevin Clinesmith认罪,他承认在申请窃听川普竞选团队成员Carter Page时,窜改了Carter Page的电子邮件内容。

情况是这样的,Kevin Clinesmith知道Carter Page做过CIA的线民,负责与俄国接触,但为了申请监听能通过,Kevin Clinesmith窜改了Carter Page的电子邮件内容,把“不是CIA的线民”加在内容里,这种夸张行径让人震惊,但两年来狂追“通俄门”的主流媒体们,对这案件进展轻描淡写,难怪川普会一直说“通俄门”是一场诈骗案。

对照“通俄门”最佳的案件就是拜登的“电脑门”。

拜登父子丑闻被《纽约邮报》接连爆光,拜登涉诚信和贪腐问题。(大纪元合成图/NG HAN GUAN/AFP via Getty Images/《纽约邮报》)

主流媒体对拜登的“电脑门”不报导,理由是对证据无法确认真伪,但“通俄门”中的“斯蒂尔档案”(Steele dossier)本身就是没经确认的传闻,甚至还有可能是来自俄国的假讯息,但对“通俄门”用最高规格的方式大肆报导,报导了引用了数不清的匿名消息来源,做了多少精美的资讯图表,但一遇到拜登的“电脑门”就不追查也不报导。

当有关键证人Tony Bobulinski站出来佐证拜登的电脑门时,可做成报导的线索已超过了没能证实的“通俄门”,但主流媒体依旧不闻不问,难怪川普说他的竞选对手是“大媒体、大财团和大科技公司”。

2020年10月22日,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的一家酒店,亨特的合伙人托尼 · 波布林斯基(Tony Bobulinski)在接受记者采访后离开。(MANDEL NGAN/AFP via Getty Images)

责任编辑:齐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