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宋词系列之十三

【品读宋词】词中帝王 风流千古

作者:兰音
词人在梦中,一定是见到了曾经的雕栏玉砌、宫娥春殿,回到过去美好的君王生涯。图为元 佚名 《宫女游园图立轴》局部。(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2645
【字号】    
   标签: tags: , , ,

我们在这个系列提到的著名词人,有风华绝代的布衣书生,也有温婉妩媚的淑女佳人;有经世治国的文臣宰相,也有驰骋疆场的百战神将,这些人几乎涵盖了两宋风流人物的各个阶层。

不过,我们加上接下来要介绍的这位词人,这个阶层体系才算完整。就身世来说,他应该是历史上地位最尊崇的词家。能比王侯将相更尊贵的,就只有一代君王了。历朝历代都出现过富有文学修养的帝王,而以词为最高成就的,就是宋初的南唐后主——李煜。

哪怕是一朵春花,一轮秋月,一座梧桐深院,都能触动李煜的心弦,化作一篇篇感人肺腑的辞章。比如一场暮春的寒雨,惊扰了他的清梦。梦里,他又回到了南唐的宫廷,似乎他还是那个安享荣华富贵的君王。但是醒来后,他才发现,原来那些美好都不会再回来了。于是他说: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暮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浪淘沙》。这位才子帝王,因为得天独厚的多样才华而青史留名,又因为亡国早逝的坎坷经历让人惋惜。就如古人所品评的:“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早期的李煜词作,大多表现歌舞、宴会、情感等内容,文辞唯美柔靡。图为 北宋佚名 《仿周昉宫妓调琴图》局部。(公有领域)

词境赏析

这首小词,仿佛是一支哀婉沉郁的悲歌。它的动人之处,在于对身边常见事物的描写中,孕育着灵魂深处的哀感。词人虽然写的是一己之命运,一国之追思,却具有浓郁强烈的感发人心的力量,能将个人的悲剧扩展到古今人类共同的感慨和悲哀。下面我们就来品读这首《浪淘沙》。

起首三句“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描述了词人在暮春的风雨天气里彻夜难眠的场景。珠帘外,雨声不绝,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珠帘内,晨寒沁骨,绸罗锦被也无法抵御。帘幕、罗衾,原本是奢华的用品,但是出现在风雨和寒冷的环境中,就显得格外孤寂和凄清,就像是身份贵重却被囚禁的词人一样。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原来,词人因为午夜梦回而难眠。他的梦境是美好的,让他暂时忘却自己是个客居异乡的亡国之君。即使这场梦太过短暂,他也贪恋那片刻的欢娱。梦的香甜,反衬的是词人在现实生活中痛苦和无助的处境。

上片采用倒叙手法,先写梦醒场景,再叙述梦中情事。这样的写法,既在开篇调动人的感官,真切地感受到词人清冷孤独的处境;也描绘出词人梦醒后对美梦无比留恋的情状,也就是“一晌贪欢”表达出的意味。

接下来,词人继续讲述梦醒后的感受:“独自暮凭栏,无限江山。”他说,独自一人千万不要去凭栏远眺啊,那会让人生出家国之思。词人身在宋朝,无论如何都是看不到自己的国和家的。这不仅是由于距离遥远,更重要的是南唐早已沦丧,茫茫天地根本寻不到他的江山。

由此我们可以推知,词人在梦中,一定是见到了曾经的雕栏玉砌、宫娥春殿,回到过去美好的君王生涯。因而他从梦中回到现实,重新面对国破家亡的痛苦,才会发出这句深沈悲怆的感慨。

“别时容易见时难。”词人感叹,当初仓皇辞庙、沦为臣俘,是多么轻易的事情,如今想要再回到南唐的宫殿、踏上南唐的国土,却是难于上青天。古诗词中,有许多类似的描写别离和相见的句子,比如“别日何易会日难”“相见时难别亦难”。这些句子,大多描写个人的悲欢离合,而词人的这句话,是一国之君与国家的别离,其境界更为深广,其情感也更为沉痛。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词人照应首句的暮春时节,再次表达对春光归去的叹惋。江水东流,春花凋零,春天也随之一同消逝。这些美好的事物,一刻也不停留地走向消亡,就像词人的生命老去了无法重来,词人的国家灭亡了无法再复兴。把过去和现在做比较,就像天上和人间那样的云泥之别!

词从下片开始,词人的眼光从身处的居室扩充到天下,在结句更扩展到天地宇宙,词作的情感也从个人扩展到全人类。因而,每一个读词的人,都能从中感受到沉郁的故国之思和生命之悲,这首词也具有了恒久的生命力。

独自暮凭栏,无限江山。图为唐 李昭道 《宫殿图页》。(公有领域)

词人背后的故事

后人研究李煜的词,喜欢根据他的生平,把其作品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早期的李煜,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却是才华横溢的一国之君,身边还有多才多艺的周后相伴。那时他的词作大多表现歌舞、宴会、情感等内容,文辞唯美柔靡,表现出江南宫廷奢华享乐的风流特质。典型的词句有“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玉楼春》),“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菩萨蛮》)

这些词很容易让人以为,李煜是个贪图享乐的昏君。其实不然,这种词风和当时词的产生环境有关。词本来就是在宴会上,由歌伎演唱的曲辞,像是宋初的欧阳修、晏殊等历史上的名臣,也都写过类似主题的词作。我们不能仅仅凭借这些词作,就判定一个人生命境界的高下。

从李煜的身世来说,他并非长子,原本和君位无缘,他更像是个天赋奇才的文艺青年,被命运意外地推上君主宝座的。李煜即位后,接手的已经是个国力衰弱的偏安小国,早已向宋朝称臣;而强大的北宋帝国,有着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面对紧张的局势,李煜没有消沉,反而励精图治,以守为攻,拼尽全力抵御强大的宋军。

因而,李煜亡国不是个人的能力问题,而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亡国后,李煜被俘送到北宋京城,从国君变成了“违命侯”,开始了形同囚徒的生活。在四十二岁生日那天,他不幸被赐死。而李煜生命中最杰出的作品,就是在这段凄苦而屈辱的岁月中完成的,《浪淘沙》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人生的巨变,带给李煜巨大的创伤,也让他对人生无常有了更透彻的体悟。他的词作,不再去表现浮艳的风花雪月,而是成为寄托家国之痛、生命之悲的艺术载体。正所谓词穷而后工,是亡国的耻辱和命运的血泪,塑造了李煜生命的厚度和广度。因而《人间词话》评价他后期的词作:“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后主词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哀婉之中尚有一股雄浑壮阔的力量。李煜在词中多处提到水,并多作佳句,如《浪淘沙》中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以及“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等等。奔流不还的江水,充溢着他对故国的不舍和命运的叹息,其气象之恢宏、内涵之深广,在当时“花间派”为主流的词坛中是一大突破。

因而《人间词话》还认为:“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正是国家不幸词家幸,李煜以切身的亡国之悲,铸成沉雄奔放之笔力,为宋词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境界。一代词帝,李煜当之无愧!(本系列完结)

点阅【品读宋词】连载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而后主在词学上表现,又是那样的独特不凡,使人的心灵震撼,难以忘怀,对于后世词的发展,更有着空前绝后的影响。
  • 大汉传舞三台曲 后主咏之词若玉 风冷竹寒弥萧瑟 白露凝霜披衣漉
  • 从九五之尊到仓皇辞庙,他失去了江山国度,从“金炉次第添香兽”到“无言独上西楼”,他品尝了把酒当歌、软舞花香的苦果。后人也因此多厚崇其唯美词章而对其治国能力颇有微词。
  • 我们先聊聊宋代文坛上的一大盛事。公元1057年,是北宋的一个科举年份。这一届中举的进士们可是不得了,出了许多名垂青史的风流人物。比如,位列唐宋八大家的苏轼、苏辙两兄弟和曾巩,理学大家张载和程颢、程颐两兄弟,还有取得熙河大捷的文人将帅王韶。
  • 宋词,好像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其实它就是歌词,是配合当时的流行音乐而创作的。可能你会说,今天的流行歌词,为什么不像宋词那样成为经典、成为一代文学呢?恐怕一个主要的原因是,那些词作者,比如苏轼、欧阳修、李清照等,个个都是名垂青史的文豪啊!
  • 历史上的父子文学家不在少数,诗歌有曹操和曹丕、曹植兄弟,文章有苏洵和苏轼、苏辙兄弟。词也不例外,在宋代名声最大的就是“大小晏”了,也就是晏殊和晏几道父子。晏殊是一位才高德韶的宰相词人,他的小儿子晏几道青出于蓝,被誉为宋朝创作小令的第一人。
  • 中国古代是信神敬神的社会,社会的修炼风气总体比较浓郁,一些文学大家都是修炼之人,他们的作品往往看似是表达常人的情感,而实际是表达自己修炼的体会,感悟或者是境界,这其实是神传文化的一种必然。比如辛弃疾的这首《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 犹记得去年的一个春日,桃花开得灼灼,他邂逅了树下的陌生少女。女子巧笑倩兮,花面相映,而他凝眸端视,心驰神摇。不知是桃花映红了美人的面容,还是姣好的容颜照亮了繁盛的花树?
  • 大概是读了太多眼如秋水、眉若远山的章句,面对山明水秀的景致时,他很自然地把它想像成一位眉目如画的妙龄佳人。而且这位佳人,如书中的林黛玉一般多愁善感,眉弯似蹙非蹙,笼着丝丝轻雾;眼波似喜非喜,凝着款款深情。
  • 梅花长于冰雪林,如山中高士、月下美人,独立世间。它不同于牡丹的富艳、荷花的清纯、杏花的娇羞,以欺霜傲雪之姿、暗香疏影之美,成为文人气节和情怀的寄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