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义轻利 诚实无欺的两君子

文/许茹
竹子 (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324
【字号】    
   标签: tags: , ,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诚信是不可或缺的,千百年来无数中国人都在切身践行着。在史籍中,也记录了很多仁义诚信的故事,供后人借鉴。

东汉丞相朱晖的孙子名叫朱穆,五岁时便有孝顺之名。在他的父母生病时,他就不吃不喝,直到父母身体转好,才恢复饮食。年少时就熟读《五经》,认真钻研学问,颇有英才。他嫉恶如仇,不交志趣不相投之人。二十岁时被推荐为孝廉,任郡督邮。

史书中还记载了朱穆的一桩轶事。说的是他的家中养了一头猪,一天,猪生了病,朱穆让下人卖到市场上,并特意嘱咐说:这只猪有病,售卖时要告诉买者。不料下人到市场上找到买家后,并没有告知猪生病的情况,因此卖的价钱高出很多。朱穆听说后,马上赶到市场,以半价送还买者,买者不接受,朱穆丢下钱就走。

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局部。(公有领域)

在距离朱穆生活的年代近四百年后的西魏时期,曾任赵平太守的孟信也有类似的诚实无欺之举。

孟信,是广川索卢人(今山东省长山县)。因家境贫寒,遂放弃读书而去从军,后累官至赵平太守。任职期间,他为政崇尚宽厚和平,地方豪绅,都不敢违背法令。

因为他为官清廉,所以卸任后,生活比较困顿,家中只有一头老牛。因为缺乏粮食,生活难以为继,他的侄子打算背着孟信将牛卖掉,好买些柴米。

在双方签好买卖券契后,孟信恰好从外边回来。看见买牛人,才知道卖牛的事。他对买牛人说:“这头牛有病,稍微劳作,病就会发作,你买去对你也没有什么用处。”说完,还打了其侄子二十板,责罚他不该欺瞒。

买牛人深以为异,在旁嗟叹良久才离去。这个买牛人是当时西魏的实际掌权者、后来的周文帝宇文泰的手下人。周文帝听说了这件事后,非常欣赏孟信的这种品德,就延请其为儿子的老师,特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在其年老辞官后,还赠与他车马、几杖、衣服、床帐等。

朱穆、孟信内不欺己、外不欺人的品质,值得我们今人借鉴。@*#

唐代韩滉《五牛图》局部。(公有领域)

参考资料:
《后汉书‧朱何列传》
谢承《后汉书》
《北史‧孟信传》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商辂,字弘载,浙江淳安人,明代著名史学家、思想家,历任英宗、代宗、宪宗三朝大臣,官至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他以浙江乡试第一(解元)、礼部会试第一(会元)、殿试第一(状元)“连中三元”,不仅才学出众,更以为官清廉、刚直敢言载入《明史》,在复杂动荡的时局中,他敢于为民请命,有“三元宰相”、“一代贤相”之称。
  • 唐朝彭城有个叫刘弘敬的富人,字元溥。他家世代居住在淮河淝水间,累积资财数百万。他平时注重修德,用钱财帮助他人从不后悔,施恩惠予人也不期望回报。
  • 中国古代每逢朝代更迭、社会出现动荡时,通常会强盗盛行,他们大多是被逼无奈、为了生存而走上这条路的。不过,由于当时的社会道德仍维持在一定水准,即便是强盗也多少秉持儒家思想,对至孝之人、对恪守道义之人,也都保持着应有的尊敬。史书记载了一些这样的故事。
  • 太史公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古代君子认为,在面临生死选择的关键时刻,只要自己的行为符合自己的道德追求,哪怕是为了一件小事去死,即舍生取义,他们也丝毫不会犹豫。先秦时期,这样的故事非常多。
  • 唐朝中叶,都城长安西市中有一位名叫宋清的药商,名闻长安城,当时长安坊间有这样一句话:“人有义声,卖药宋清。”身为一名普通的药商,他缘何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
  • 中国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老话:“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什么都报。”“种善因,得善果。”然而,现代在无神论灌输下长大的不少人,却对这些老话嗤之以鼻,完全无视千百年来人类历史上留下的正面的和反面的教训。下边古书中记载的三则故事或许可以带来某种启示。
  • 赵鼎刚强不屈,保国忠心九死不移;朱穆专心攻读,状似痴愚。
  • 赵奢没有因为许历地位低就轻视他,而是谦虚地采纳了许历的建议,所以才能以弱胜强,打败秦军。
  • 王豹善于唱歌,淇水附近的人受他的影响,也擅长唱歌。董狐据实书写史事,不隐瞒作假。
  • 苏秦用锥刺大腿,提醒自己发愤苦读;李勣为姊姊煮粥,不小心烧到胡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