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再现桃园“新风景线” 地景艺术品移八德新屋

承载层层反光镜的木船,映照出镜像世界,引发观者与环境的互动交融。(桃园市立美术馆提供)
人气: 99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20年06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徐乃义台湾桃园报导)2019桃园地景艺术节以“新风景线”作为主题,延展出一系列结合在地景观与文化的当代艺术创作,当时展出的3件大型户外艺术作品《桃乐源》、《飞越桃花源》及《克劳德船》广受好评。

从“与自然对话”概念出发,邀请民众走出居室与久违的大自然一同享受美感之旅。(桃园市立美术馆提供)

随着活动圆满落幕,作为展场的大湳森林公园于109年封园施工,桃园市文化局积极替这些作品寻找合适的展出地点,经过数月的探查与协调,在环保局、石门农田水利会和八德区茄苳里里长的协助下,作品顺利落脚于八德茄苳里埤塘公园以及新屋农博环境教育园区,让去年未能及时观展的民众,未来也能在桃园不同地区欣赏这些作品。

结合桃园特色埤塘,作品的色彩与水中倒影呼应,营造活力意象,也象征多元的族群融合。 (桃园市立美术馆提供)

《桃乐源》为台湾艺术家赖纯纯作品,以3朵多彩向阳的“莲花”呼应桃园多元文化的融合与本源,现已正式移置八德区茄苳里埤塘公园的埤塘之上,施工过程采用浮台式设计,搭配特殊工法,完工后不影响埤塘既有之灌溉、溢洪功能,同时替公园妆点出缤纷的色彩。

台湾艺术家徐秀美作品《飞越桃花源》,移置新屋农博环境教育园区。(桃园市立美术馆提供)

台湾艺术家徐秀美为地景艺术节创作的《飞越桃花源》,从“与自然对话”概念出发,以行将飞越巨大鸟笼的黄鹂鸟为象征意象,邀请民众走出封闭的生活,体验一场自然之旅。

德国艺术家松亚‧芙得麦雅(Sonja Vordermaier)作品《克劳德船》,移置新屋农博环境教育园。(桃园市立美术馆提供)

德国艺术家松亚‧芙得麦雅(Sonja Vordermaier)的《克劳德船》,以承载层层反光镜的木船为媒介,映照出周遭环境的所有面向,引发观者与环境的互动交融。这两件精彩的户外艺术作品皆于5月移置新屋农博环境教育园区,随着园内的环境教育中心即将开幕,未来桃园市民以及游客都能前往参观,亲近艺术与自然,再次体验桃园不一样的“新风景线”。◇

责任编辑:李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