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杜萨之筏》:黑暗中的希望

文/埃里克·贝斯(ERIC BESS)翻译/陈遇
西奥多·杰利柯的作品(Théodore Géricault)《梅杜萨之筏》(The Raft of Medusa)细部,1818-1819年。油彩、画布,4.91 x 7.16公尺。卢浮宫,巴黎。(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2599
【字号】    
   标签: tags: , ,

19世纪启蒙运动最兴盛的时期,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画派曾经针对艺术的目的进行过辩论。

新古典主义画派以古希腊、罗马艺术作为依归,专注于如何在艺术创作中重建秩序和结构。诸多这类的作品,像是贾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的《荷拉斯兄弟之誓》(Oath of the Horatii),就擅长于精准地描绘历史故事,甚至是人物的衣着和建筑物等细节。

Jacques-Louis David, 荷拉斯兄弟之誓
贾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的作品《荷拉斯兄弟之誓》(Oath of the Horatii),1784-1785年。油彩、画布,3.26 x 4.2公尺。卢浮宫,巴黎。(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而浪漫主义画派则认为新古典主义作品缺少了艺术中的情感元素。例如,他们相信以当代故事为主题的绘画取材于人们亲身的经历,更能够撼动人心。浪漫主义画派希望他们的艺术创作能具有情感上的渲染力。

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画家西奥多·杰利柯(Théodore Géricault)便是这样想的。不过同时他也接受了很扎实的传统艺术训练,并且也研究过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和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使他有足够的技巧来表现想要刻画的当代事件。

重建《梅杜萨之筏》

杰利柯终于找到了能够大显身手的机会。1816年,法国皇家海军护卫舰梅杜萨号(台译梅杜莎号)触礁搁浅,却因为没有足够的救生艇,留下了150人在海上。这些被抛下的人们共同建了一艘小筏,在海上漂流了13天。最后只有10个人存活下来。

为了制作这幅《梅杜萨之筏》(The Raft of the Medusa),杰利柯做了相当多研究。卢浮宫网站描述:

“杰利柯花了很长时间准备这幅画的构图……他首先收集了许多文献,访问了幸存者并画下他们的素描。在工作室研究了受残的遗体,另外还请朋友作为模特儿……”

构图展现崇高

杰利柯想描绘人在面对艰难处境下仍保有的希望,一种近似于崇高的境界。根据泰特美术馆(Tate galleries)网站,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于1757年所着的《崇高与美之源起》(Philosophical Enquiry)中,将崇高的境界与敬畏、恐惧和危险等经验连结在一起。柏克将大自然视为崇高的事物,能够让观者产生最强烈的冲击感受。

在《梅杜萨之筏》中,杰利柯想描绘幸存者漂浮在天际和水平线之间的无奈和无力感。他在画面上进行了两条对角线的构图:其中一条从右下角到左上,透过绳子连结木筏和桅杆;另一条则从左下角的受难者开始一直到右上,再透过另一条相对的绳子进行加强。这种对角线的构图元素不同于一般水平垂直的构图元素,强化了画面构图的力道。

画中人物从左下到右上逐渐地增加生气。左下角的人物濒临死亡。其中一个年长者的大腿上躺着一位受难者,他把头靠在手上,脸上带着一副任随命运摆布的神情。

然而,紧接在他背后的另一个人物,却转头望向木筏前端的人群。透过前端人物的一系列动作,奋力向前冲、伸手、抓取并指向远端,画面人物的活力也不断地增强。

在木筏最前端的两个人物挥舞着旗帜,好像在对着远方的什么东西呼喊着。他们对着什么喊呢?他们希望遥远的一艘船能够看到并解救他们。

梅杜萨之筏
西奥多·杰利柯的作品《梅杜萨之筏》细部,1818-1819年。油彩、画布,4.91 x 7.16公尺。卢浮宫,巴黎。(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黑暗中的希望

那么,杰利柯想要告诉观众什么呢?我认为他想传达的是,“美”不仅是事物的外表,也包含了我们心中的美。我们在面对生命中不可避免的困境时,这种美便会体现出来;精神之美在黑暗中给予我们希望。

诚然,创造来自于“必须(需求)”,但如果我们没有“希望”,又为何要创造呢?每次看到画中这艘木筏时,我都忍不住联想到,这是这些人为了生存而造的。不同种族背景的人们必须同心协力才能够生存,因为他们希望活下去。

同样身为在美国打拼的非裔画家,这幅画对我诉说的就是一名美国黑人的心声。我知道很多人来自不同的种族、性别和家世背景,但我们都希望能存活下来。我知道要一直满怀希望是很难的。媒体的报导经常加深了我们的沮丧和绝望,让我们放弃努力,把头埋在手里,背弃我们的未来。

不过,在人生之筏漫无目的的飘泊中,我也看到了远方的船只。我看到了那些与我同船的人们——有些已经放弃希望,而有些则将希望寄托在奇迹上——我不禁开始思考生命的挣扎是如何形塑我们对奇迹的渴望。

那么我期待的是什么呢?我眼中远方的船上载着什么呢?对我而言,我希望我们能够耕耘对彼此的信赖,对万物的慈爱,包括那些可能伤害我们的人。我希望在艰难的时刻仍能保有耐心。尽管我们面对的是黑暗,我仍然希望所有人都能遇见奇迹。

原文Hope for the Impossible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传统艺术作品有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可以指向肉眼不可见的东西,从而引发我们思考:“这对我、对每位观众意味着什么?”“它如何影响了过去,又会如何影响未来?”“它对我们身而为人的经验有什么启迪?”

作者简介:

Eric Bess是一位美国写实艺术家,目前是视觉艺术博士研究所(Institute for Doctoral Studies in the Visual Arts,IDSVA)的在读博士生。

责任编辑:茉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卡拉瓦乔的《老千》有巨大的影响力,激荡出无数件类似的版本;欧洲的艺术家复制了三十余件作品。然而,20世纪大部分时间大家都不知道卡拉瓦乔的原作收藏在哪。一直到1987年才重新在欧洲的私人收藏中出现。
  • “落竹三千, 成就一亩茶。”古人以竹自许君子品德,今人以竹制焙笼泡出一壶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汤的甘甜,此间一件件竹编器具透过竹编师傅落款标记,成了审美的主体,传世千古的好手艺。
  • 老子《道德经》说道:“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 墨竹是文人画重要的题材之一,竹可言志,也可以寄情,一方面也体现士大夫的人格操守。文同是北宋画墨竹首屈一指的人物,人称“湖州派”。对后世墨竹发展影响极大。他的表弟苏轼亦曾为其写过许多首题画诗。今天我们就从文同最出色的、最引人注目的《墨竹图》来看看,这幅画为何让人过目难忘?
  • 我在《胡笔标准:千百年来第一人,创造出毛笔的标准》〈自序〉曾提及,年轻时拚搏事业,每天工作十六小时都不觉苦,一直到了五十岁生日,朋友送我一盆松树盆栽,欣赏之余,蓦然惊觉人生已过了一半,该是放下脚步,开始修护保养身体的时候了。
  • 霍尔班以肖像画闻名于后世,但如同所有的文艺复兴画家,霍尔班是以宗教题材开始他的职业生涯的。霍尔班在巴赛尔的主要作品是宗教画,这些早期作品显示出来自丢勒、格吕内瓦尔德和巴尔登格里恩(Hans Baldung Grien)等德国画家的影响。
  • 菲利普‧利皮(Fra Filippo Lippi)的作品《女子与窗扉边的男子肖像》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和整个欧洲艺术的里程碑。在意大利肖像画领域里,它拥有好几个第一:第一幅意大利双人肖像画、第一幅描绘室内场景的肖像人物,也是第一幅背景是风景的绘画风格。
  • 扬‧范‧海瑟姆(Jan van Huysum)是位出了名的神秘隐居型艺术家(1682─1749年),也是公认18世纪最杰出的荷兰静物花卉画家。他的作品因想像力丰富、具奢华感、色彩饱满、纹理细致,以及高度细致的写实而倍受尊崇。这些成就的关键在于扬‧范‧海瑟姆谨慎且不怕麻烦地在画布上一层又一层地涂上薄釉彩的技巧。尽管许多人试图模仿,但同时代的画家都没有办法做到。
  • 小汉斯‧霍尔班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奥格斯堡市(Augsburg),属于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北方的画家与版画家。他被公认为十六世纪时期最伟大的人物肖像画家之一,除了肖像画之外,他的作品还包含宗教画、警世内容的版画等等。特别是他警世意涵的木刻版画用于人文思想著作的插画,在传播新教思潮的时代里,起到了有力的作用。
  • 文徵明以“白描法”钩出娉婷玉立的莲花,用极婉约匀称的细线来钩勒。为了显现花瓣的精气有神,画瓣尖,下笔时先以书法中的“顿笔”为之,再提笔上来,一上来就见真章了。我们看到文徵明的花瓣线条是那么细致温和,好像随手不经意地就画出来似的,柔中带刚,刚中有柔。显得韵味无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