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工研院电网人才奖学金揭晓 17名优秀学子得奖

工研院29日举行电网人才奖学金颁发典礼,总计来自各校的17名优秀电力学子得奖,不少得奖者决定把奖金用于投入在电力领域研究,让这份奖学金成为学子们未来迈向电力菁英的养分。(工研院提供)
人气: 54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20年07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林倩玉台湾新竹报导)工研院29日举行电网人才奖学金颁发典礼,总计来自各校的17名优秀电力学子得奖,不少得奖者决定把奖金用于投入在电力领域研究,让这份奖学金成为学子们未来迈向电力菁英的养分。另外,今年工研院院长刘文雄也特别以父亲名义,成立“刘书胜纪念奖”,希望以“蕃薯不惊落土烂,只求枝叶代代湠”的精神,透过奖学金资源抛砖引玉,辅以台湾人坚定的韧性与毅力,带动台湾电力人才世代传承。

因应能源转型,为了解决产业对于电力电网人才的迫切需求,工研院在2019年号召,共计26家产学研加入成立“电网学校暨人才发展联盟”,开设专业电力课程,并设立电网人才奖学金培育电力新秀,为台湾电力产业发展注入活水。

电网学校暨人才发展联盟奖学金委员会主委,同时也是大同公司总处长的林常平表示,电网人才奖学金分为优秀专题提案奖、优秀学生奖、杰出专题成果奖3项,本次总计17人得奖,这次报名人数超过历年非常踊跃,竞争激烈,显见越来越多优秀年轻学子,看好电力电网产业的未来性,纷纷投入其中,得奖者的研究题目从风力与水力发电机组排程、需量反应的应用、输配电系统的巡检系统、太阳能模组诊断等,领域涵盖非常广泛且实用,希望这些得奖者继续研究,将优秀成果带到产业界,共同为台湾供电稳定尽份心力。

工研院院长刘文雄表示,工研院以领头羊之姿,去年号召国内上市公司、离岸风电业者、学研界成立“电网学校暨人才发展联盟”,要以百万奖学金、专业课程,培育优秀电力电网菁英。同时,为了纪念他的父亲刘书胜为台湾电力奉献超过半世纪,今年他以父亲名义成立“刘书胜纪念奖”,针对 35岁以下,且投入电力产业超过3年以内的年轻电力人才,提供8万元奖学金,希望延续父亲对台湾电力现代化的理念,培育优秀电力人才,进而达到永续发展的愿景。

拿下优秀专题提案奖的台北科技大学电机工程学系学生丁兆昇,对于无人机如何应用在电力领域上非常着迷,不但早早就拿到无人机使用证照,更多次自己购买马达、控制器等材料,成功组装出无人机。丁兆昇这次获奖的研究题目“输配电系统之无人机智慧巡检”也跟无人机密切相关,他说,现在的电力系统巡检主要靠人力为主,就算使用无人机,也必须依赖人力操控观看,他希望设计出智慧型无人机,导入AI(人工智慧)软体,让无人机可以自动判读电力电网干净程度,发现有损坏就会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大大节省人力与巡检精准度。他会将这笔奖学金拿去购买无人机制作材料,希望早日完成这台智慧型无人机,帮助台湾电力产业。

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的台湾大学电机所硕士生邬世兴,得奖研究题目为“太阳能发电系统驱动三相感应电动机之ATP模拟”,他求学生涯其实不轻松,在高职统测考试时跌了一跤,但他凭着坚忍不拔的精神,大学2年级时决定转学考,成功考进云林科大电机工程系,并且以该系第1名成绩甄试进入台大电机所,这一路上遇到2位贵人,启发他的电力之路。邬世兴说,当时转学考进入云科大时遇到第1位贵人,教授王耀谆,王耀谆不但让他的电路学表现突飞猛进,在刚转学时的不适应期,也当起心灵导师不断开导鼓励他;后来大学4年级实习时有机会进入到工研院机械与机电系统研究所实习,资深工程师王裕龙不厌其烦的教导他,让他学习到非常好的实务经验,到现在学习上有任何问题,他仍会拨出时间加以指点。没有这2位贵人,就没有现在的他,因此,他计划亲自拜访教授王耀谆、资深工程师王裕龙,用奖学金请2人吃饭表达万分感谢。

另外,获得杰出专题成果奖的3位得奖者都是女性,在男性数量众多的电力领域中,展现巾帼不让须眉的霸气,其中,来自中正大学电机系的郭婉宜、高雄科技大学电机系的林沛其,去年已拿下“优秀专题提案奖”,今年更再接再厉,把研究成果完成,成功拿到“杰出专题成果奖”的肯定。

工研院院长刘文雄(图)为了纪念父亲刘书胜为台湾电力奉献超过半世纪,今年以父亲名义成立“刘书胜纪念奖”。(工研院提供)

一生悬命培育台湾电力人才 刘书胜纪念奖

刘文雄选在父亲节前夕宣布,以父亲名义成立“刘书胜纪念奖”,希望以纪念奖金的方式,发挥抛砖引玉的效果,鼓励35岁以下在国内电力系统产业中工作3年以内的青年投身电力发展,带动电力人才世代传承,达到永续发展的愿景。

“蕃薯不惊落土烂,只求枝叶代代湠。”简单14字谚语,可情牵刘书胜先生超过半世纪以来,培育电力人才的努力,与致力于推动台湾电力现代化的决心。刘书胜先生民国18年出身台南农身世家,靠着勤奋努力考上台大电机系,成为乡亲间的骄傲,在家乡传为佳话。毕业后,进入台电公司,一路从基层工程师,做到首位台籍业务处处长,台北市配电地下化就是刘书胜当年积极推动的成果。

刘书胜一生为台湾培育无数英才,曾于台湾大学、大同大学及台北科技大学担任兼任副教授,作育无数英才,桃李满天下。刘书胜先生一生理论与实务兼备,终身学习态度值得后辈学习,每日孜孜不倦吸取新知,直到超过八十岁仍乐此不疲。他更将其所学实务与经验集结撰写为《工业配电》等著作,成为电机学门教科书。另亦担任电机技师编辑,对先进配电技术引进及推展,卓越有成。从台电退休后,又担任台湾汽电公司副总经理、大园汽电共生公司及正弦顾问公司董事长等职务,将一生奉献给电力产业。

责任编辑:陈玟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