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湾白海豚濒危仅剩65只 环团监院陈情

针对台湾白海豚数量仅剩65只,多个环团8日到监察院递交陈情书,呼吁政府重视保育工作。(中央社)
人气: 49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21年01月08日讯】(大纪元记者徐翠玲台湾台北报导)针对台湾白海豚数量从近百只减少到仅剩65只,多个环团8日到监察院递交陈情书指出,西海岸离岸风机、台中港天然气接收站等开发案、废弃渔网与渔具等,对白海豚都会造成生存威胁,保护白海豚是跨部会问题,但多年来感受不到政府保育决心,希望监察院督促行政单位更积极,别让白海豚在台湾人手中灭绝。

国际自然保育联盟(IUCN)2008年1月8日把台湾白海豚列为极度濒危,同年环团在行政院替白海豚陈情。据海保署2020年调查报告,从新北淡水河到台南将军渔港,进行海上调查,航行19次,共目击32只白海豚。

台湾蛮野心足生态协会理事陈秉亨指出,据海委会2020年白海豚族群调查报告,白海豚数量又比2019年更少。在行政院陈情经过12年,白海豚族群数量越来越少,并没有看到行政单位有相对应作为。

台湾蛮野心足生态协会研究员郭佳雯表示,科学证据显示台湾白海豚因地理隔绝,只出现在台湾西部沿海,但政府却一直不肯承认台湾白海豚特有种地位,所以造成只要金门有中华白海豚搁浅时,很多报导就会把IUCN红皮书上“易危物种”中华白海豚误报为极危物种,殊不知只剩下65只的台湾白海豚,才是极度濒危物种。如果连全民教育都做不好,谈什么保育?且政府一直只做台湾白海豚族群调查,不把经费转移到保育工作,让人感受不到政府的决心。

台湾妈祖鱼保育联盟理事长文鲁彬指出,台湾白海豚濒临绝种的主因包括渔业不当渔法、噪音、水污染与空气污染、填海造陆栖息地不见、水资源减少。白海豚是跨部会问题,包括国防部、经济部、环保署、海委会等。12年不但没有做保育,也没整合各机关努力保护白海豚,反而引进对白海豚更危险的开发案。

陈秉亨表示,西海岸离岸风机,很多鲸豚学者呼吁水下噪音标准不足以保护白海豚;台中港又要盖一座天然气接收站,对白海豚栖地也会造成很严重的切割,白海豚的危机一直都有。

台湾蛮野心足生态协会兼任助理许馨庭说,10年前国光石化预定盖在彰化湿地,因设置场址会阻碍台湾白海豚回游,当时的行政院长吴敦义为开发的正当性,强调台湾白海豚可以转弯,避开障碍物与开发案,转弯的论述一直是大众笑柄,但目前绿能政策与离岸风机一样期待白海豚会转弯。

许馨庭进一步提及,近年海保署公布白海豚调查,发现3大群体分布在大安溪、台中港与彰滨工业区海域及麦寮外伞顶洲海域,但离岸风机场址或天然气接收站的外扩防波提扩建,通通贴着或与白海豚栖地重叠,白海豚遇到开发案不会转弯。她呼吁,保护白海豚,最急迫的是让它的数量止跌回升。

关于白海豚保育措施、政策,台湾妈祖鱼保育联盟执行秘书施仲平指出,都是错误的。划定保育区、重要栖息环境根本就有问题,北界桃园到南界嘉义都没有完全涵盖白海豚可能出没的地方,只包括看到白海豚的地方。此外,渔业署可能因为预算不足或不敢得罪渔民,常常见到非法的渔业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刺网与拖网充斥白海豚的生存环境,危害白海豚栖地、食物、生存安全。◇

责任编辑:唐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