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怎么教太子平天下?(15)

——《帝范》初学
作者:薛驰
太宗作为帝王的三大最优秀的素养——仁、明、武。唐太宗像(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655
【字号】    
   标签: tags: , , ,

第十五章  帝范后序

此十二条者,帝王之纲,安危兴废,咸在兹焉。古人有云:非知之难,惟行之不易;行之可勉,惟终实难。是以暴乱之君,非独明于恶路;圣哲之主,非独见于善途。良由大道远而难遵邪径近而易践。小人俯从其易,不得力行其难,故祸败及之;君子劳处其难,不肯安居其易,故福庆流之。故知:祸福无门,惟人所召。欲悔非于既往,惟慎祸于将来。当择哲主为师,毋以吾前为鉴。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祗为其下,自非上德,不可效焉。

吾在位已来,所制多矣。奇丽服玩,锦绣珠玉,不绝于前,此非防欲也;雕楹刻桷,高台深池,每兴其役,此非俭志也;犬马鹰鹘,无远不致,此非节心也;数有行幸,以亟劳人,此非屈己也。斯数者吾之深过,勿以兹为是而取法焉。但我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人不怨,功大过微德未亏。然犹之尽美之踪,于焉多愧;尽善之道,顾此怀惭。况女无纤毫之功,直缘机而履庆?若崇美以广德,则业泰身安;若肆情以从非,则业倾身丧。且成迟败速者国基也,失易得难者天位也,可不惜哉!可不慎哉!

太宗密授太子“帝王之纲”,《帝范》十二篇,从立国本(包括君体、建亲、求贤三篇),到持圣明(包括审官、纳谏、去谗三篇),到正风气(包括诫盈、崇俭、赏罚三篇),到定国策(包括务农、阅武、崇文三篇),高屋建瓴、提要钩玄,句句真诚、字字珠玑,坦坦荡荡、光明正大,灿然于天地之间。

十二篇谈完,太宗意犹未尽,又有“后序”里的叮咛深意,着重两点。

第一,修身为本。人性之中,善恶俱有。历代的暴乱之君,难道只懂得作恶一条路吗?圣哲之主,就没有缺点和错误吗?当然不是。只是做人如逆水行舟,人如果放纵,不约束、向善,那就行恶之路易走、为善之路难行了;而人行善、行恶,都会有相应的后果,古人所讲的“祸福无门,惟人所召”是再真切不过了。因此,太宗向太子强调“若崇美以广德,则业泰身安;若肆情以从非,则业倾身丧。”

第二,太宗自省。人生一世,修身没有止境,但“非知之难,惟行之不易;行之可勉,惟终实难。”慎始慎终,对任何人都是大考验。太宗反省自己,“在位已来,所制多矣”,没有始终做到“防欲”、“俭志”、“节心”、“屈己”,要太子“当择哲主为师,毋以吾前为鉴”,这是极为难得的。一般人自省都非易事,何况是人君呢?而太宗之所以能成为“千古一帝”,盖源于其修身之实、自省之切吧!

读完《帝范》,有些人可能诧异:这里怎么竟没有权谋术、厚黑学,没有大陆流行宫廷剧里的勾心斗角、阴谋诡计?这表明现代人去古太远了,也正说明唐太宗的伟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卓越。

平治天下,当然是门艺术。但是,仅仅靠“艺术”、靠技巧,是平治不了天下的。太宗在《帝范》“序”中就说天命所归,“帝王之业,非可以力争者也”。天命所归的依据又是什么呢?德,所谓“厚德载物”。德又何所来?修身。故古人说“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对太子来说,他没有参与打江山,坐享其成,“无纤毫之功,直缘机而履庆”,修身就更形重要了。整部《帝范》,“修身”二字是其神髓。

修身,目的不是使人谨小慎微,而是要人坦坦荡荡,俯仰天地而无愧,故古人有语“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太宗为人、治国,皆光明正大,都有其修身功夫。

“建亲”篇说“君德之宏,唯资博达。设分县教,以术化人,应务适时,以道制物。术以神隐为妙,道以光大为功。括苍旻以体心,则人仰之而不测;包厚地以为量,则人循之而无端。荡荡难名,宜其宏远。”这大概是人君修身的极高境界吧。

太宗的治国成绩和《帝范》,是中国传统文化哺育出来的,堪称明珠。“人文”之中,又有其神性的一面。相比今日之世界,实在值得今人学习、省思。

附录:“帝范后序”大意

以上讲的十二条,是帝王平治天下的大略纲领。江山是平安还是危乱,是兴盛还是衰败,其中的道理都包括在其中了。有人说,难的不是明白这些道理,而是不易实行;更难的不是一时能够实行,而是能否坚持始终。所以说,暴虐荒乱之君,原本不是只懂得作恶一条路;圣明睿智的君主,也不是没有缺点和错误。原因是正路幽远而难以循行,邪路近在眼前而极易踏入。小人只愿意选择那些容易的事情去做,不愿努力去做较为困难的事情,所以灾祸和失败就与他们伴随。君子因为在困难面前无所畏惧,不愿毫不费力地去做容易的事情,所以福祉和庆瑞也总环绕着他们。因此,是福是祸,都是由人自己的选择所决定的,能够痛悔过往的缺失,后来做事就会谨慎有加,不至招来灾祸了。你应该选择那些圣明的英主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不要以我为鉴戒。从最好的学起,往往只能得到中等的水平;从中等的学起,往往只能获得下等的水平。因为我的作为算不得上等的德行,就不值得你学习。

我即位以来,制作应该说是很多了。喜欢服饰的华美,珠玉的绮丽,这是我不知禁绝欲望的地方;大兴土木,筑台掘池,经常兴起这些事情,这是我不知节俭,纵欲奢侈的地方;斗鸡走马,纵情声色,无远不至,这是我不懂约己,肆志荒唐的地方;多次出游巡幸,以至屡次使百姓们为此辛劳,这是我不知道克己的地方。上述这些事情,是我平日里的大过错,希望你千万不要效法这些。但是我当年挥师平乱,救民于水火,平定了天下的危乱,可以说贡献大于危害吧,所以百姓不会怨愤我的这些过失;我的功过相比较,功劳大于过错,所以德行还算圆满。尽管如此,回顾自己的一生,毕竟还是没有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反省之余,常深感惭愧。何况你不曾建立过纤细毫末的功绩,却直接从祖辈这里继承了皇位,又怎么能不更加勤奋勉力做一个好的君主呢?如果追求善道,弘扬美德,那么就会基业康泰,身体平安;如果放肆情欲做有亏于德行的事情,那么就会基业倾危,身死国灭。要知道,国家的基业,确实是形成很慢而败亡很快;天子的地位,也确实是得到很难而失去很易啊!自己怎么能不珍惜并谨慎小心呢?!@*#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正月,在四海臣民的贺岁声中,唐太宗庙谟深远,撰著《帝范》十二篇共4000余字,将自己戎马一生的征战经验、励精图治的治国之道,作为对太子李治的训诫之辞。
  • 太宗为《帝范》写了篇序,点明主题,高屋建瓴,分别讲了三个问题。第一,天命;第二,太宗思“靖大难以济苍生”;第三,“近诫”太子。
  • 太宗之被称为千古一帝,其超迈之处自谓有三:“朕观古先拨乱之主皆年逾四十,惟光武年三十三。但朕年十八便举兵,年二十四定天下,年二十九升为天子,此则武胜于古也。少从戎旅,不暇读书,贞观以来,手不释卷,知风化之本,见政理之源。行之数年,天下大治而风移俗变,子孝臣忠,此又文过于古也。昔周、秦以降,戎狄内侵,今戎狄稽颡,皆为臣妾,此又怀远胜古也。”(《贞观政要‧慎终》)
  • 中国历史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特别重视家族、孝道,历来讲家国一体、以孝治天下。中国人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贯穿这四者的就有一个“孝”字。人君更要孝字当先。
  • 中国历史的开端,是圣王治世,所谓三皇五帝。然圣王治世,非以一己之力治天下,而求群贤之共治。例如,尧帝任命“四岳”为臣,舜帝任用“八元”来“布五教于四方”……
  • 贞观之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吏治的成功。吏治为什么成功呢?首要因素,与其说是太宗纯正、高超的“审官”艺术,不如说是太宗的胸襟、气魄。
  • 对一般人而言,听得进别人的劝说,也并不总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从古流行到今。对人君而言,因其握有至高的权力,也同有七情六欲,纳谏就更形重要、也更难得。
  • 中华文明渊远流传,其来有自。“诫盈”,即其中之一。《周易‧丰‧彖》说:“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 “去谗”和上篇“纳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人君面对进言,怎么分清什么是谏、什么是谗,哪是好人、哪是小人呢?如果忠奸不分,错把谗言当成忠言,严重的可能政亡命殒了。
  • “崇俭”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由来已久。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器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