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排碳大户种树减碳? 台学者:装太阳能板更有效

人气: 396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21年11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徐翠玲台湾台北报导)针对企业种树减碳风潮,台东华大学自然资源与环境学系教授张世杰12日表示,种树减碳有如杯水车薪。排碳大户若能以1公顷地装置太阳能板,减碳功能远超过大面积种树。台大地理资源学系副教授庄振义则说,排碳大户种树减碳效果有限,从原料、制程、后端销售等碳足迹考量,比较能立即见效。

台湾科技媒体中心12日召开造林减碳线上记者会。对于排碳大户努力植树,是否不如奋力减碳,张世杰说,排碳大户奋力减排当然更直接,因为排碳大户减排牵涉企业能源需求,远比靠种树减碳效率高得多,不过实际上不容易达到,他建议,“如果用其中1公顷装置太阳能板,立即减碳的功能,远远超过利用大面积种树。”

庄振义指出,从排碳大户排放量来看,不管怎么种树,减的效果有限;从经济层面来看,大户如果能够采用先进设备或改进制程,从原料、制程、后端销售等各种碳足迹做考量减碳,会是比较积极面向。

他提到,根据林务局4次森林资源调查,台湾森林覆盖率每年缓步上升,森林面积从占全国面积55%至今约占60%,碳蓄积量5亿200万立方公尺、全国每公顷森林碳储存量为343.3公吨。目前全台每年森林碳吸存量为每公顷9.76公吨二氧化碳,约抵销全台湾温室气体排放量7.5%。

庄振义表示,虽然森林面积增加,但碳吸存量却从1991年逐年下滑,到现在下降近10%。台湾因天气、地质灾害、人为因素,包括台风、暴雨、崩塌、森林大火等,导致树木死亡或森林损坏,造成森林碳储存及碳吸收减损。

关于《Nature》(自然)提到,亚马逊雨林固碳能力,将从碳吸收(碳汇)变成碳排放(碳源),庄振义说,原因是过程中受到很多人为干扰,大量森林砍伐加上林木死亡,会使得亚马逊雨林很多能力消减。

至于种树能额外移除多少二氧化碳?张世杰表示,据环保署2021国家温室气体清册报告,2019年二氧化碳排放量274百万公吨,8个种满树的台湾只能移除其中21百万公吨二氧化碳,种树减排效用相当有限,“杯水车薪”。

张世杰以花莲大农大富平地森林的碳通量研究表示,2019年台湾人均碳排放量10.96公吨,与大农大富平地森林2019年碳吸收量10.9公吨相当接近。利用森林吸收碳排放很难达到立即减排成效,因为从光秃秃空地开始种树是在排碳状态,经过7、8年后,森林碳吸存能力逐渐增加才有净的碳吸收。

他也模拟千年平地阔叶林生长过程,发现随着森林成熟碳汇能力变小,且森林的碳汇能力受环境影响一直变动,在不同年份可能吸收的二氧化碳大于排放,也可能排放大于吸收,成为二氧化碳排放源。

责任编辑:玉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