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国际原物料上扬恐致通膨?主计总处:可观察第3季

人气: 10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21年04月08日讯】(大纪元记者侯骏霖台湾台北报导)近期国际原物料价格持续攀升,主计总处8日公布3月趸售物价指数(WPI)终止了长达22个月的下跌态势,年增4.36%,而对于是否进而传导至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使得物价上扬,主计总处表示,可再观察第3季的表现。

主计总处8日公布3月消费者物价总指数年增率为1.26%,涨幅与前2月平均相比,上涨0.6%,涨幅明显增大,反映厂商进货成本的3月趸售物价指数更转为正成长,终止了长达22个月的下跌。

主计总处综合统计处简任视察曹志弘指出,3月趸售物价指数由负转正,除去年因疫情导致国际原油价格直落,基期偏低,全球景气也逐步回温,让农工原料价格接连走高,更加影响趸售价格。

曹志弘表示,趸售物价指数通常都会领先消费者物价指数约莫两季,因原物料价格上涨会引发国内厂商成本压力增加,有进一步传导至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可能,“若国际原物料持续上涨,大概到了下半年将会有一些影响。”

此外,曹志弘也指出,行政院稳定物价小组已由经济部、农委会等相关部会负责,密切关注国内大宗原物料价格与库存变动,必要时为不让物价大幅上扬,将适时采取稳定物价措施。

曹志弘说明,从另一方面来说,即便原物料价格持续上涨,政府可透过掌握国内公共费率价格,来适度收敛涨幅,如电费、燃气、交通运输、油料费等,这些都是稳定物价措施。厂商就成本上扬部分,因考量价格竞争力,也会自行吸收部分成本,不全然反应至售价上。

通货膨胀议题近来备受瞩目,曹志弘解释,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涨幅扩大,主要是受到去年低基期影响,所以国内物价其实并未有全面持续上涨的通货膨胀现象,目前物价情势稳定。

曹志弘也表示,台湾原物料虽多为进口,仅作为价格跟随者而非决定者,但是从3月主要国际商品行情观察,小麦、糖、棉花皆下跌,工业金属涨跌互见,并没有再有飙高态势。

责任编辑:吕美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