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即日起入境普筛 总计须采检3次

入境旅客全身消毒。(中央社)

人气: 228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21年07月01日讯】(大纪元记者赖玟茹、李怡欣台湾综合报导)1日台湾国内新增50例确诊病例,分别为47例本土,及3例境外移入,确诊个案中新增13例死亡。指挥中心也宣布,自7月2日起强化入境检疫措施,所有入境旅客都要PCR筛检,基本上都要检验3次,分别为入境时PCR、检疫10到12天间居家快筛、检疫期满前再次PCR,且所有阳性个案都会进行病毒定序。

根据疾管署公告,高风险国家共计七国,分别为巴西、印度、英国、秘鲁、以色列、印尼及孟加拉,自6月27日起,凡是从“高风险国家”入境旅客(过去14天旅游史、含转机)一律由专车接送,并直接入住集中检疫所14天。

指挥中心宣布,自7月2日起强化入境检疫措施。(指挥中心提供)

只要检验阳性 均须进行病毒定序

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表示,“重点高风险国家”旅游史入境旅客除维持现行专案,另增加10至12天以“家用快筛”采检1次;其余入境旅客机场入境时,皆须PCR筛检1次,在检疫14天期间,除于12至14天再次PCR筛检外,另增加10至12天以“家用快筛”采检1次,所有入境旅客,只要检验阳性者,均进行病毒基因定序。

对于过去外界提出应全面筛检,指挥中心都不予采纳,如今政策转变的原因为何?陈时中进一步说明,过去除了专案以外,都在家做居家检疫,但会担心若入境就筛检,如有伪阴性,将会造成防疫松懈,可能会增加家庭内亲密感染,现在因入境者都已入住集中检疫所、防疫旅馆,也就不会有家户接触的风险,纵使伪阴性也不会增加传播风险,因此专家认为入境全筛是合适的。

另外,陈时中提到,针对因应变异株,外界提出是否延长时间,或入境7日后再采检等各种想法,但专家分析认为,虽然变异株的传播力增加,但没有潜伏期增加的证据,反而希望相关病例及早发现会更好,所以采取检疫期间增加“家用快筛”采检等作法,让病例及早被发现。

机场已做好相应准备措施

对于入境全数采检,机场是否有相关因应措施?指挥中心副指挥官陈宗彦表示,现在每星期以周五入境人数最多,其次为周三,其余平均入境人数落在200至1千多位,依据每日航班数不同而有差异,每天也都会检视隔天的预报名单,对于采检原则,还是沿用去年建置的T1、T2各5个采检站做安排,如遇到同一时段有多个航班时,机场端将依据预报人数调整采检人员。

陈宗彦也说,原来对于专案国家本身的动线外,有症状旅客则会依照原本SOP处置动线安排,至于一般无症状的旅客,入境后到采检动线也已经建构好,采检完后,就能搭乘防疫计程车到防疫旅馆。

行政院长苏贞昌1日也表示,现阶段仍然以落实防疫三策略,包含“入境一律集中隔离,一律PCR检测”、“热区广筛与迅速匡列、隔离”及“加速疫苗施打”。

母打疫苗喂奶后女婴亡  因呼吸道感染

至于疫苗接种情形,指挥中心发言人庄人祥表示,新增3万6,151人次接种疫苗,其中AZ疫苗有3万2,995人次接种,莫德纳疫苗则有3,156人次,截至目前累计204万3,218人接种疫苗,涵盖率为8.52%。

另外,疫苗接种后死亡的不良事件,则新增18例,其中有1例为原通报危及生命后转死亡事件、另1例原通报非严重不良事件后转死亡事件。庄人祥说明,死亡年龄在0至95岁之间,其中,0岁个案就是上述打疫苗哺乳妈妈的2个月大女婴,家属质疑女婴死因与疫苗有关的通报案件。

疫苗接种后发生死亡不良事件,目前累计271例,年龄介于2个月至101岁之间,其中204人为75岁以上长者。庄人祥表示,有61例已完成解剖,其中41例都与慢性病有关,其余死因则为脊椎骨折、因食物窒息等,至于2个月大女婴的死因,经解剖确认为上呼吸道感染、双肺有大叶性肺炎,初步研判都与疫苗没有关联性。

本土增47例 新北20例最多

1日新增47例本土病例,其中21例为居家隔离期间或期满检验阳性者,为22例男性、25例女性,年龄介于未满5岁至90多岁,发病日介于今年6月22日至6月30日。

个案分布以新北市20例最多,其次为台北市18例、桃园市5例、高雄市2例,新竹市及新竹县各1例;其中28例为已知感染源、3例关联不明、16例调查中,相关疫情调查持续进行中。

指挥中心统计,截至目前国内累计1万4,853例确诊,分别为1,175例境外移入,1万3,62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舰队、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调查中,累计103例移除为空号。自2020年起累计661例死亡病例,其中有653例本土个案。◇

责任编辑:玉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