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美芯片限中令 台民团吁跟进检讨输出规范

经济民主连合2022年10月13日在台湾立法院举行“因应美国晶片出口 管制检讨对中技术输出规范”记者会。(中央社)
人气: 433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22年10月13日讯】(大纪元记者吴旻洲报导)美国近期持续加强对中国大陆出口晶片(芯片)的管制政策,涵盖AI(人工智慧)、高效能运算(HPC)与记忆体领域。台经济民主连合13日警告,美国正逐步提高对中威胁的防备,反观台湾的对中技术输出存在两大缺失,让规范形同虚设;他呼吁台湾政府应该检讨相关规定,以维护台湾利益与台美战略互信。

美国政府8月底就已经宣布禁止图形处理器(GPU)的两巨头超微(AMD)和辉达(Nvidia)将高阶晶片输入中国。美国商务部工业暨安全局(BIS)事务次长艾斯特维兹(Alan Estevez)表示,更新政策是为确保美国确实因应中共的威胁,同时持续与盟友们合作。

美国总统拜登于10月7日宣布扩大限制清单,对中国出口的人工智慧、超级电脑运算技术、记忆体和晶片,只要制造过程中使用到美国的技术、软体或机具,均须得到美国政府的许可,半导体设备亦同,并限制美国公民和企业向中国半导体制造厂提供间接支援。

限晶圆尺寸赴中不合理 民团吁参考美规定

经民连13日召开“因应美国晶片出口管制,检讨对中技术输出规范”记者会。经民连研究员欧栩韶表示,美国宣布扩大对中国晶片及设备出口限制,逐渐扩大对中技术输出限制的行为,正是在向世人宣告,对中共的野心必须有所警觉及因应。

据外电报导,美国商务部对于受管制技术的界定为“用于制造128层或以上NAND晶片、18纳米或以下的DRAM晶片,以及14纳米或以下的逻辑晶片”,需要申请出口许可;而美国《晶片与科学法》(CHIPS and Science Act)也要求,获美国政府补助的企业,10年内不得在中国、俄罗斯、伊朗等国家扩大投资28奈米以下的晶圆制造。

相较美国的高规格管制,台湾的规定显得相当落后。根据《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第35条规定,台湾赴中投资或技术合作的规范,分为禁止类及一般类,一般类可藉由事后申报(100万美金)、简易审查(5千万美金以下)或专案审查(5千万美金以上)申请赴中投资,就算未经许可迳赴中国投资,也不构成刑事责任。

经民连研究员许冠泽表示,相关规定只有抵触禁止类的禁赴中国投资规范,才有可能构成刑事责任,但现行禁止类制造业清单,对半导体制程的规范却存在两大缺失,让规范形同虚设。

他表示,首先、台湾现行规范只针对“晶圆”尺寸,每一个十二吋晶圆板,约可生产700片华为麒麟990 5G晶片,而半导体先进制程追求的是“晶片”电晶体通道长度的最小化,藉由越小奈米制程的晶片提高产品的运算能力,也是区别各国及公司半导体技术的重要判准。

他以美国的管制为例,包括18奈米或以下的DRAM晶片、以及14奈米或以下的逻辑晶片生产设备。反观台湾,完全没有以半导体先进制程技术角度所施行的管制措施。

其二、台湾现行规范针对的“晶圆”尺寸,都是以“超过十二吋”以上作限制。许冠泽说,2015年马政府开放赴中国投资十二吋晶圆厂,并将半导体制造业中的“光罩式唯读记忆体晶片之积体电路晶粒及晶圆(超过十二吋晶圆铸造)”“随机存取记忆体积体电路晶粒晶圆(超过十二吋晶圆铸造)”等列在禁止类。

他表示,目前超过十二吋晶圆的技术(例如十八吋晶圆)在实验室或许存在,但在国际间可量产成熟制程则根本不存在,因此限制超过十二吋晶圆不可前往中国投资根本毫无意义。

许冠泽呼吁,台湾政府应参考美国晶片法案及相关规定,至少将“28或18奈米以下的晶圆制造”,列为《在大陆地区从事投资或技术合作禁止类项目》,先前已许可投资者,不得扩大生产规模。

经济间谍罪只管企业叛徒 企业老板无法管

另外,立法院上个会期三读修正《国家安全法》,新增“经济间谍罪”,规定任何人不得为外国、中港澳或境外敌对势力以窃取、侵占、诈术、胁迫、擅自重制或其它不正方法,而取得国家核心关键技术之营业秘密。违者可处5年以上12年以下有期徒刑,得并科新台币1亿元以下罚金。

许冠泽质疑,现行《国家安全法》只从保护企业营业秘密的角度架构“经济间谍罪”,只能惩罚窃取营业秘密的企业叛徒,至于企业主与企业本身就是营业秘密的所有人,本可授权他人使用营业秘密,根本无法成立此罪。

他表示,对于有心挟关键技术西进的企业主而言,伤害国家利益,违法输出技术,竟无法可管,何其荒谬,台湾必须尽速制定《技术输出管制法》从源头防堵。

经民连智库召集人赖中强则说,2015年马政府开放12吋晶圆厂赴中国投资,根据花旗证券于2014年6月的调查报告,“超过12吋晶圆铸造”根本是决策当时半导体业界并不存在、且目前也不存在的量产制程。

赖中强质疑,马政府不可能不知道台湾半导体技术最新发展的状况,当时的经济部官僚欺骗世人,把半导体禁止赴中国投资的红线画在现实上不存在的“超过12吋晶圆铸造”,埋下台湾关键技术外流的恶果。

责任编辑:玉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