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观音大园平镇八德区原住民族桥下空间启用

“观音暨大园台61线、平镇台66线快速道路、八德国道2号桥下空间”活化利用工程联合启用典礼。(桃园市府新闻处提供)
人气: 30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22年10月07日讯】(大纪元记者陈建霖台湾桃园报导)桃园市长郑文灿7日出席“观音暨大园台61线、平镇台66线快速道路、八德国道2号桥下空间”活化利用工程联合启用典礼。郑文灿表示,桃园市原住民族人口将近8万人,为提供族人更充裕的户外活动场域,市府已完成原乡及都会区共6个原住民天幕广场,且陆续完成活化高架桥下空间,设置原住民族桥下多功能空间。

原住民族祈福仪式。(桃园市府新闻处提供)

郑文灿指出,观音区台61线桥下空间活化利用工程于今年7月完工,7日联合先前已完工的大园区台61线桥下、平镇区台66线桥下、八德区国道2号桥下原住民族多功能空间举办启用典礼,此4个空间活化工程总经费共5,239余万元,加上已完工的大溪区武岭桥下空间,目前桃园共有5处原住民族桥下空间活动场域,满足族人集会联谊、休闲运动、举办活动及文化祭仪等多元需求。

目前桃园共有5处原住民族桥下空间活动场域。(桃园市府新闻处提供)

高架桥下空间活化为桃园市整体政策,能妥善运用空间以增加公共设施,让地方居民就近使用,且每个桥下空间都设置安全围篱,确保使用安全,推动至今,受到许多市民朋友的肯定。

此外,原住民族桥下空间的设计特别融入原住民族文化元素,希望让外界更认识原住民族文化,促进族群交流与尊重,落实桃园多元族群共生共荣的愿景。

郑文灿指出,截至今年8月底止,桃园市原住民族人口已达79,633人,成为原住民族第二大故乡,未来几年内可望超越花莲县,成为全台原住民族人口最多的城市。因此,市府推动“桃原新政”,针对复兴区原乡约1.2万人及都会区原住民族约7万人,提供多面向照顾,其中为增加都会区原住民族活动空间,市府已完成一区一原住民族集会所,并持续以多元友善方向发展集会所为原住民族社福馆,目前以龙潭原住民族集会所为示范点,将增加语言传承、老人照顾、儿童课后辅导等社福功能。◇

责任编辑:黄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