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4)袓居

作者:David Law
数十年共产暴政带给老百姓各种苦难,唯有认清共产党邪恶本质,唾弃共产党,才能迎向光明未来,福及子孙。(黄淑贞/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52
【字号】    
   标签: tags:

二、袓居

祖屋的大门开在敦仁里里,这是一条很短的掘头巷,只有八九户人家。我们大都经由后门出入,这样能令我们最快又方便走到最繁华的华盖路去。经由这路可通往“龙船河”街市和第一码头,从那里坐船可直达广州。当然可以在侨珠酒家对面乘坐蒸汽车前往广州、石岐和澳门。

我从来没有见过我的祖父母,只见过爷爷去世后的一张黑白小相片。祖孙缘薄如斯,奈何!姑姐和老妈说祖父只身一人远赴广西梧州经商,做的是一片杂货店,卖的是豉油酱醋之类的东西,纯是一个小商人而已。

祖父一生娶了三个老婆。大祖母生下父亲没多久就辞世了,后来娶了二祖母,生下姑姐后不久也辞世了,我猜也许是那时的医学水平低下,母婴的死亡率偏高的原因吧?毕竟那是晚清民初时代,但她们说那些算命的人说爷爷是什么克妻的命格,夫妻不能长相厮守在一处,于是三祖母在生下四叔后便外出广州佣工去了,我们只能隔一段时间才能看到她,回家三五天又走了。

她们说在我满周岁后,第二次大战就结束了,所以在我能记事以来,我并没有看到日本人如何在中国横行,但是老妈和姑姐都说日本人不是好东西,当你经过他们的岗哨时是要鞠躬行礼的,稍不满意,一顿拳打脚踢算是轻的了。

不知是什么时候,反正在我能记事时开始,我们一家住在一座叫“霞园”的半西式花园房屋内。我清楚地记得大门是对开的缕花大铁门,很阔很重,上面透着斑驳的、锈迹斑斑、青中带黄的颜色,左右两边的窗户还有缕空的铁窗花。门楼墙上爬满了牵牛花,也有人称其为炮仗花,桔红色的小喇叭花盛开时非常漂亮。四周被砖砌很高的围墙围着,墙头被批荡成金字塔形的尖顶,并镶满锋利的尖破玻璃片。

往后一点种有二株笔直尖顶的洋柏树,站在深灰色灰沙小径靠门口的两旁,小径两旁伴以斜插入泥的青砖,墨绿色的麦草沿着一个一个突出的三角形青砖生长。再向左转过一个弯后到达屋子的正门。我不只一次看到过四叔和他中学的同学在园子小路上学踏单车,还跌伤过,早晨一跛一拐的由人扶着从楼上走下来。小径旁边还有一个长方形的小水池、二张石桌和四张石凳,不过它们都很高大,我总是爬不到上面去。

园里还有一个不算小的长方形凉亭,左右各有一条只有四五级半圆形的石级,拾级而上可走到凉亭内。石级的扶手和凉亭的围栏是连成一体的,并造成光滑的浅暗红色意大利小石米批荡。凉亭的上盖由粗木方构成金字形,并由四条粗大的圆木柱支撑,顶棚铺了很多松树皮。

亭子的四面是用竹枝架成菱形图形的围栏,有极好的透光和通风的效果。不过竹围栏的竹枝上有很多小孔,竹枝里住着很多黄蜂,你得小心别惹怒了它们。亭子内四角放了四个粗壮的矮木架,上面各放上一块很重很大的赭黄色鹅卵石当做凳子,亭子中央好像曾经有过一些石桌和石凳什么的。

亭子的后面还有一幅低矮的通花砖围墙。半圆石级的中心点种了一棵硕大的芒果树,对面也有几乎一模一样的一棵。长出来的芒果却酸得不得了,无法引起人们的食欲,连续多年的改造也无法改变,渐渐他们就放弃了。整个环境很有文人墨客寄情于山水之间的味道,也有一点中国水墨画的气氛。

除了二棵巨大的芒果树外, 围绕凉亭还种了一些枇杷果树、凤眼果树、白兰花树、含笑花树、黄皮树、石榴树、一丛竹树和几丛羌花。每年依着季节的更替,都能从园子里收获一些时果和花,可是好像从来没有收获过竹笋。

靠近厨房及柴房那边还有一些枇杷果树、凤眼果树、沙榄树,二棵经过嫁接的白/黄兰花树,在一幅蚝壳围墙上爬满了霸王花,在分隔厨房和柴房之间的竹篱笆上有夜香兰花。还有一个小形假山盆景的金鱼池及一个巨大的莲藕缸。有很多不知名的鸟儿在树上筑巢居住,每天早上是花园最热闹的时侯。

柴房其实也可称作别园,因为被一排竹篱笆分隔开而自成一隅。里面有一口水源很好很深的水井,井口有一个石头锱成的围栏,并用铁纲盖着。旁边有两个长方形的水池,园里种有二棵凤眼果树、两三棵枇杷果树……最值得一提的是那个小小的别园里二三十棵的木瓜树,对我们孤儿寡妇不致被饿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后话。

屋子的正门是对开的传统老式大门,外面是一个称作“档拢”的拉闸,全都是用称作铁木的坤甸木造成的,非常结实,可媲美钢铁。入门处有两个轿厅左右呼应,中央是一个传统的天井,通过轿厅穿过天井右面就是大厅了。每年的春夏季节,屋檐下和轿厅里都住着几窝燕子,每年春天它们都会回来。

屋内是很传统的中式格局,一二楼共有五间大房、四个露台、一个巨大厨房及一个一层半的储物房,厨房一字排列着六七个烧柴的小灶和两个大灶,两只大铁镬躺在那里。连接两个大灶的烟筒依附在厨房外墙处,是由深褐色的陶瓷筒一节一节接驳到高处来排烟的。

灶台的对面吊着一个不算小的木框纱网橱柜,当天吃不完的食物都被放进去,在垂下来的铁线上还穿着一顶防老鼠的圆帽。厨房水槽外一个小天井,上空有一个粗铁条构建的防盗网。

二楼不是木地板,而是地砖,全幢屋都用水磨青砖建造而成。外墙无需任何油漆或批荡,水磨青砖那无差别及光滑的深灰色外表便可取代油漆或批荡,而予人一种浑然天成的质朴之感。

待续@*

责任编辑:谢秀捷

点阅【】系列文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洗手间里,我在洗脸池前磨磨蹭蹭,忽然有人拍了一下我的肩膀——镜子里,一个戴黑墨镜的在向我微笑!我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儿。“方明,这儿没监控。”这熟悉的声音让我心惊肉跳!他摘下了墨镜——My God!是他!
  • 在医院见到了杜红,也看到了她那位一直昏睡的将成为植物人的男朋友,我真是无话可说了。这个刚毕业的法律研究生,不谙世道,跟预审死磕,结果被一手遮天的小预审整得被律师所解聘、男朋友被打成重伤。我塞给她一万元——杯水车薪,在这昂贵的医院里支撑不了几天。这钱还是我向母亲借的,我目前在国内的现金,为还人情债已经花的差不多了。
  • 徐队一愣:“说点儿‘人话’你听不懂啦?非得让我说‘黑话’是不是?方明,收拾东西!”我终于听到了这句久久企盼的“自由令”——坐牢四个月,我就听不懂“人话”了?非得用“地狱的语言”翻译一下!我已经成了标准化的大陆囚徒了!
  • 忽然牢门口铃铃作响——徐队拿着钥匙当铃铛晃。“又讲课呢,方明?”他说着开了锁,装模作样地说:“放学了,你走吧。”这是著名小说《最后一课》里的最后一句话,他用的也是小说中那老师悲凉无奈的语气。又开玩笑了。我马上改为笑脸迎了过去,“徐队,又提谁呀?”
  • 原来脍炙人口的“谚语”竟是半个世纪的骗局!应该是“小河有水大河满,小河没水大河干”——大河的水是小河流汇过去的!人民富足了,国家才富强,西方民主社会就是这样;而中共颠倒是非的“谚语”竟能骗了几代大陆人——一味压榨、搜刮人民,红产阶级打着国家的名义中饱私囊,给嗷嗷待哺的人民剔出点牙缝里的剩饭,这就是党的温暖。
  • “十万搞定!后来都是预审教我的口供、教我的逃跑路线。他是让我举报一个‘专门转移朝鲜人出境的团伙’,其实就是一个韩国大饭馆。预审给我换了身好衣服,明着安排我去求那儿的韩国老板帮我偷渡,让我给老板打个欠条,然后他们好去抓那个老板,逮个现行。他们四个人在大门外守着,两个在里边吃饭,我装着找老板,从后边儿的厕所窗户跑了。”
  • 不到二平米(平方公尺)的厕所焕然一新——这就是布什总统给老江打电话,给我们争来的“人权”!只是铺镶了磁砖,安了可以洗凉水澡的淋浴,换了个四十W的灯而已。没几个月,七处就要搬到昌平了,临走还费钱干这个——“厕所人权秀”!这足以让老江给布什回话时吹得天花乱坠了。
  • 小周可以选择别的抗争方式,可以低低头出去,去宣扬他的FLP “公平——逻辑——证实”的理念,可这个昔日的基督徒,把《启示录》铭刻在心,选择了一条殉道的路——不,他抗争了,曾经从死神的魔掌中苏醒过来了,是那个男大夫,硬把他推向了殉道的路——撒旦!不折不扣的撒旦!
  • “反基督,也是预言文化中常用的一个比喻,比喻敌对基督一样的善的信仰。现在党的元首姓‘江’——六划;他的权杖——共产党的‘共’——六划;专门迫害信仰的机构——六一○公室,这就是六六六。”心里还在疑惑,还真没有比这解释更贴切的了。我又问:“《启示录》还预言啥了?”
  • 大家正无聊,小周向我提了个非常抽象的问题:“方哥,判断问题的时候,你们教过思路的顺序没有?就是看问题先看什么,后看什么,怎么看?”“全面看呗,能历史地看最好。”小冯说:“看事实呗!”小周一笑,说:“小冯,如果谁上来就让你‘看事实、看事实’,很可能他在骗你呢!你看了‘事实’,被骗了还不知道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