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战争、升息变数 台学者:下半年出口将收敛

财政部公布台湾3月出口规模高达435亿美元,交出亮眼成绩单,出口年增率为21.3%。(中央社)
人气: 284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22年04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侯骏霖台湾台北报导)台财政部公布台湾3月出口规模高达435亿美元(约新台币1兆2,589亿元),交出亮眼成绩单,出口年增率为21.3%,增幅贡献有六成来自电子零组件,预期4月出口将在394~408亿美元,可望再创历年同月最高纪录。学者认为,中国疫情再起,紧急将订单转往台湾生产也推升3月出口规模,但随着俄乌战事、全球升息循环启动,预估下半年出口将有所收敛。

财政部统计处8日公布3月出口高达435亿美元,创下历年单月新高,呈现连续21个月正成长。财政部官员表示,电子零组件对出口增幅贡献度高达六成,出口规模为182.4亿美元、年增35.6%,显见目前外销景气十分畅旺。

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吴大任接受《大纪元时报》采访表示,由于中国疫情再起,重要生产基地包括深圳、上海、华中地区都面临封城的管制措施,许多紧急订单就会转往台湾生产,加上台湾半导体、电子零组件在全球市占率一直都有良好表现,以及供应链断链问题没有完全复原,使价格维持高档等因素,都对出口有一定助益,因此推估今年上半年出口都有不错表现。

不过,吴大任认为,出口在今年下半年会有疑虑,主要是目前全球通膨情况严重,美国联准会(Fed)预期5月进一步升息,全球各国央行为了维持汇率稳定,包括台湾都可能被迫跟进升息,使资金成本提高,也会造成消费的排挤作用。

他举例,台湾很多家庭都有房贷,央行升息后,将导致房地产支出增加,如果所得没有提高,势必会排挤民众其他消费,导致生产消费品的厂商营收、获利减少,这是现今的普遍现象,全球消费力道下滑的结果,就会造成贸易量下降,影响台湾出口。

有关俄乌战争延烧的议题,吴大任说,台湾对于俄罗斯、乌克兰没有过多的直接贸易,因此影响为间接性。他说,俄乌战争若呈现胶着,全球通膨恐居高不下,央行为应付通膨可能会持续祭出升息政策,影响台湾出口与经济表现。

民生物资涨幅飙破6% 民众有感

主计总处公布3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率为3.27%,增幅不但首次突破3%,更创下9年半以来最大涨幅,显见台湾物价上涨压力持续升温。

尽管CPI年增率持续刷新纪录,但多数民众认为物价涨幅应该不只如此,主要因为CPI是由食物、衣着、教养娱乐、居住、医疗保健、交通及通讯等综合而成,但民众较常购买项目的价格波动,涨幅突破6%,才是让民众有感的主因。

主计总处指出,若按购买频繁度别观察,由于油料费、外食费、蔬菜等涨幅较高,故每月至少购买一次者,涨幅高达6.86%,这是2008年9月以来、13年半的最大涨幅。

对此,吴大任指出,今年3月通膨率创新高,也与基期因素相关,因为去年4月CPI年增率才开始破2%,因此今年4月CPI年增率可能趋缓;如果后续通膨一直突破3%,恐怕不容乐观,对民众的感受来说,也会认为物价上扬情况严重。

根据农委会数据显示,台湾2020年粮食自给率,以价格计算为63.4%,但若以热量计算为31.75%。吴大任表示,若用热量角度来看,台湾大部分粮食依赖进口,而俄乌战争除了影响原油价格外,也严重影响粮食价格。

吴大任进一步分析,俄罗斯、乌克兰都是世界粮仓,乌克兰现在成为战区,预期今年粮食将停止出口,俄罗斯受到制裁后,今年粮食出口恐怕也不太顺利,全球粮食可能面临短缺问题;一旦国际粮价不断上涨,对台湾进口物价将产生很大压力,例如外食、鸡蛋、蔬菜等价格,都会受到影响。

吴大任表示,这一两年通膨主要受到供应链断链、货运价格上扬影响,对于供给面影响很大,原先预期今年第二季开始将逐渐恢复常态,但俄乌战争、中国疫情等因素的持续影响下,应密切注意后续通膨走势。◇

责任编辑:玉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