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社会动荡如何临危不乱?文人蒙田这样做

作者: 莎拉.贝克威尔(英国作家)

人气 197

编者按面临社会动荡不安,盗贼四起,抢匪袭击、生死未卜之际,如何能从容面对?16世纪法国著名文人蒙田所处的时代并不平静,他因而热衷写作,思索人生。看蒙田的生活故事就像在听一位年长的老友,娓娓诉说着他的杂感,与他产生心灵的交流。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他的故事仍发人省思。让我们来看看他遭遇抢匪袭击如何保命的故事?

乔凡尼.波提洛(Giovanni Botero)是意大利政治作家,曾在一五八○年代于法国定居。他提到当时法国乡间充斥着杀人越货的贼寇,家家户户莫不加派人手“看管葡萄园与果园;门锁、门闩与獒犬,能用来看门的全用上了”。波提洛显然没到过蒙田的庄园:蒙田描述他家唯一的看守人,是“一名根据古代习尚与礼仪设置的门房,与其说他负责防守,不如说他必须合宜而优雅地迎接客人进门”。

蒙田坚持这种生活方式,因为他决心反抗胁迫,不想沦为看管自己的狱卒。吊诡的是,蒙田相信门户洞开可以让他更安全。地方上重兵防守的庄园反而遭受比他更严重的攻击。

蒙田引用塞内卡的话来解释:“重重锁链徒然引起窃贼觊觎,大门敞开反让宵小兴趣缺缺。”戒备森严说明这个地方藏有贵重之物;有老门房欢迎入内的庄园,反而让人动不起歪脑筋。此外,内战时构筑的防御工事几乎毫无用处:“你的手下可能就是你该提防的人。”高垒深壁防不了内贼,还不如以慷慨与荣誉来感化敌人。

事实证明蒙田是对的。他曾邀请一小队士兵进到庄园,结果发现这些人已经计划要利用他的好客抢夺此地,然而他们放弃了原先的计划。主事者告诉蒙田,他一看到主人的“面容与真诚”,马上就“打消了念头”。

在庄园以外的世界,蒙田的坦率使他免于受到暴力伤害。有一次,蒙田穿过某个危险的农村森林地带,结果遭到十五到二十名蒙面男子的攻击,然后是一群骑马的弓箭手追击,这场严重的袭击事件显然经过策划。蒙田被这帮盗贼带往密林深处,他的财物被洗劫一空,行李箱与钱箱也被拿走。

这群人还讨论该如何分配蒙田的马匹与其他行李;更糟的是,他们打算拿他当人质来勒索,但无法决定多少赎金。蒙田听到他们讨论赎金的问题,发现他们把价码订得太高,这表示如果没有人付得出这笔钱,他就得赔上性命。蒙田忍不住出声打断他们的讨论。他说,他们已经拿到想要的东西,接下来无论提出多少赎金,都没有意义。他们一毛也拿不到。这个时候开口说话显然十分危险,但蒙田说完之后,这群强盗的态度有了一百八十度转变。

他们重新围在一起讨论一番,之后首领走向蒙田,整个气氛似乎变得友善起来。他取下面罩──极富意义的动作,表示这两个人现在可以面对面,就像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一样──说他们决定让他走。他们甚至还给蒙田一些钱财,包括他的钱箱。蒙田日后写道(如同那名首领的解释):“因为我的神情以及说话的坦率与坚定,我保住了一命。”他自然而诚实的表情,加上面对威胁时的勇敢,使他活了下来。

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与任何人身上,蒙田经常思考怎么做才是良策。是直接面对与挑战敌人好,还是虚与委蛇,人家说什么就做什么好?是该向施暴者求饶,希望他良心未泯能放过你,还是说这么做太过鲁莽?

问题出在每一种回应都有危险性。正面反抗也许可以让人印象深刻,却也可能激怒对方。听话也许能让对方心生怜悯,但也可能遭到轻视,让对方因此认为杀死你就像踩死一只虫那样不必多虑。至于诉诸人性,那也要看对方有没有人性!

在暴力泛滥的十六世纪面对这些问题,并不比在上古时代的地中海战场上,或是现代城市的巷弄内面对抢匪来得容易。这是亘古不变的难题,蒙田不认为有明确的好答案。尽管如此,他仍不断思考这个问题。在《随笔集》中,他经常提到两个人对立的场面,失败的一方也许讨饶,也许昂然不屈,另一方则可能饶恕或要了他的命。

蒙田在第一篇随笔中提到,十五世纪阿尔巴尼亚的军事英雄斯坎德贝格(Skanderbeg)在盛怒下准备杀死麾下一名士兵。这名士兵向他讨饶,但斯坎德贝格不为所动。在绝望中,士兵抽出利剑反击,此举反而让斯坎德贝格印象深刻,他的怒气消散,于是饶了这个人的性命。

另一个故事提到威尔斯亲王爱德华(Edward, Prince of Wales)走过被攻陷的法国城镇,他下令将自己所到之处看见的民众全部杀死,直到他遇见三个负隅顽抗之人。他赞赏他们的勇气,于是饶了他们的性命,而后又收回成命,饶了全城百姓的性命。

<本文摘自《阅读蒙田,是为了生活》,商周出版提供>

责任编辑:曾臻

 

相关新闻
演绎人生剧本?幸福其实是一场“内心戏”
研究:乐观的人比较可能活到90岁以上
只要让大脑开心 你也能改变情绪 翻转人生
5种人格特质老板最爱 到哪里上班都吃香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