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送中”三周年 流亡港人努力建社区网

人气 619

【大纪元2022年06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蔡溶纽约报导)香港6‧12“反送中”运动三周年后,香港在《国安法》下,自由民主全面沦陷。流亡到海外的香港人现在在做什么?对未来有何打算?华盛顿港人组织HKDC董事周永康和策略总监郭凤仪,12日晚参加纽约港人团体NY4HK组织的“香港会”(Clubhouse)网上节目,分享了他们的看法。

2019年6月12日上万名香港市民包围立法会抵抗“送中条例”,随后掀起一场时代革命,在中共的打压与控制下,香港如今已经面目皆非。回顾过去三年发生的一切,郭凤仪说,眼看2020年、2021年越来越多港人被捕,很多人提醒正持学生签证在纽约深造的她别回香港,当时她的内心有很多挣扎。

郭凤仪最终下定决心,在恐惧中起身前行,留在美国长期为“香港民主委员会”(HKDC)工作,在华府推动美国通过《香港民主及人权法案》、开启美国制裁香港官员、游说美国国会立法保护香港移民及难民的救生艇措施法案等。

郭凤仪说,当她将身上的恐惧都拿走,她收获的是勇气和力量。她也希望今次公开身份“政治出柜”(高调从事政治活动),能给其他“水底手足”传递一个信息:大家并不孤单,鼓励他们继续向前行,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力而为。

在港府通过《国安法》以后,香港大规模集会及示威被彻底禁止,港人很难再让国际社会聚焦在其身上,HKDC在华府的倡议工作难度增加。她说,自己抱着破釜沉舟的信念,即便这场仗可能要打几十年,才有香港光复的一天,她仍然会继续。

为了心底里的香港 仍然未放弃抗争

2014年香港“雨伞运动”的学生领袖周永康,现为HKDC的董事会主席。谈及香港的前景,他说,香港一国两制的篇章已经结束,但海外香港人社群为了他们心底里的香港,仍然未放弃抗争。只是流亡海外的港人,面对的政治挑战和难关,十分不同。

流亡海外的港人不能再以“愤怒和情绪”作为光复香港的燃料,还需要更长远的打算。他认为,海外香港人除了倡议和游说、让国际社会帮助港人外;在美港人还可以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建立社区连结;对港人议题做更深入研究,延续香港人身份、价值观、历史、文化故事,推动自己的港人族群认同与建立工作。

比如社区连结,他说,现在很多人做不同的社区工作,视乎当地香港人有什么需求,海外香港人经常会出现的场合,电影节是一个重要的元素和平台。海外香港人其实很期盼能做点什么,找到香港人的身份感,可以参考台湾同乡会的作法,建设自己的香港文化中心,定期举办不同的联谊活动,都是非常值得考量的事,以凝聚整个香港社群。

他说,香港新移民也可以加入政党参选,或下一代参选,令香港的事情在不同的国家能有自己的政治代表,有香港的文化影响。海外香港人可以建立自己的经济力量,反过来可以支援不同的政治和文化项目的发展。日后,在美港人社群的耕耘,亦是他们的工作目标。

责任编辑:陈玟绮#

相关新闻
【疫情最前线】美国会提案 庇护抗争港人
遵守美制裁 YouTube封锁李家超竞选账号
王友群:为什么江泽民战胜不了法轮功?
陈日君何韵诗等被捕 美国谴责 梵蒂冈关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