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经济衰退 北京无奈之下营造假象

人气 2486

【大纪元2023年10月06日讯】(英文大纪元专栏作家Stu Cvrk撰文/信宇编译)中共党魁习近平是被共产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政客,而不是经济学家,对于这一点,他几乎每天都在通过所作所为证明给世人看。众所周知,他的首要任务就是维护共产主义政权的政治安全,而其它一切考虑因素,包括他实施的照搬毛时代的国家安全体制对中国经济造成多大负面影响,都远远被他抛诸脑后。

维护中共对中国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有力控制,似乎是习近平奉行的首要原则。他努力在整个中共官僚机构和国有企业中灌输严苛的共产主义观念和纪律,同时试图通过推行新的反间谍法来拉拢普通中国人铲除腐败、异见和外来威胁等。

尽管中共党媒一如既往地为摇摇欲坠的中国经济摇旗呐喊涂脂抹粉,然而外国投资者并没有被中共经济的浮肿表面所迷惑,更不为中共偶尔刻意表达对外友好的假象所蛊惑,最近习近平对二战时期飞虎队的对华贡献大加赞扬,背后却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海外投资者的底线围绕着风险、回报、资本和劳动力成本等基本经济概念,以及企业必须在其中运营的监管环境。这些概念在中南海一众高官眼中却似乎不值一提。

本文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习近平一手导演的中共干预

不幸的是,对习近平而言,强制学习“习思想”和共产主义思想以巩固中共的政治基础,对中国经济的增长毫无助益。事实上,负面影响更加明显。近几十年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四大支柱是房地产、出口、国内市场和外国直接投资等。这个四大支柱都受到了中共任意修补、干预和破坏性政策的负面影响。

房地产市场低迷

中国约70%的家庭财富与房地产相关。中共长期实施的零加息政策导致经济下滑,抑制了房地产销售,并使地方政府债务膨胀。经济衰退导致的青年高失业率也造成了住房需求下降和房价下滑。因此,远洋集团和碧桂园等房地产开发商在过去两个月内均未能偿还国际债券。

出口经济下滑

近几十年来,中国通过大量注入西方资本、技术和知识产权,再加上中国大力实施扩张主义以占领海外市场,建立了庞大的出口经济。

中国拥有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14亿潜在消费者,这对于外国投资商来说是一个巨大诱惑,吸引着许多跨国公司不惜牺牲母国的利益来到中国大陆。由此产生的对供应链的占领造成了在药品、汽车零部件、绿色技术组件和许多其它物品方面对中国的内在依赖。

据总部位于德国的国际在线统计门户Statista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与世界其它国家的商品贸易顺差高达8776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当时,世界其它国家正在身陷新冠全球疫情(COVID-19)之后重启经济的挣扎之中。

然而,2023年的情况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据总部位于新泽西州的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onsumer News and Business Channel,简称CNBC)8月份发文报导称,“由于全球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减弱,自4月份以来,每个月的出口额都在同比下降。”中共实施严苛的新冠病毒清零政策,颁布管控更加严格的商业法规,加上在东亚的军事好战行为,这三重打击刺激了各国通过脱钩和“去风险化”来寻求中国货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替代品。

2023年5月26日,中国东部江苏省淮安市,大型招聘会上人头攒动。(STR/AFP via Getty Images)

国内市场疲软

强大的内需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总部位于澳大利亚的东亚论坛(the East Asia Forum)发布报告称,“2019 年(中国)国内消费占GDP的比重(达到)55%。”

由于中共错误地实施了违背自然规律的生育控制政策,中国的人口增长已经停滞。过去三年来,中共的零生育政策抑制了需求,使普通中国人难以生活、工作、商务旅行和休闲旅行等。

尽管出生率下降,6月份城市青年(16至24岁)失业率已高达 21.3%,这个数据来自Statista发布的报告。事实上这个数字可能更加糟糕,因为中国国家统计局在8月份宣布不再公布青年失业率数据。

中共不时突袭外资企业,实施新的反间谍法,加上无休止的反腐运动,这一切进一步扰乱了经济,削弱了消费者的信心。更糟糕的是,据路透社8月底报导,内需疲软是中国陷入通货紧缩的罪魁祸首。

外商直接投资下降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的崛起直接归功于数十年来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外商投资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现代化进程,甚至包括中共军队的现代化升级换代。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公布的数据,2021年,中国是仅次于美国和荷兰的第三大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随着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影响企业的新法规、对外资企业的突袭以及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的新反间谍法越来越感到恐慌,这个形势也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据总部位于纽约的《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7月报导,总部位于华盛顿特区的荣鼎咨询公司(Rhodium Group)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从去年同期的1000亿美元降至200亿美元,损害了本已陷入困境的经济形势。”

据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报导称,“继8月份创纪录的资金外流之后,本月迄今为止,外国投资者又抛售了230亿人民币(合31.5亿美元)的中国股票。”

《大纪元时报》亦在8月份发表题为“外国投资者纷纷撤离中国”(Foreign Investors Stampede Out of China)的文章,总结了中国资本外逃的广泛性和日益增长的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中共意识到外国直接投资下降对其经济造成的巨大威胁,过去几个月来,中共党媒带头呼吁外国投资“留在中国”,不要脱钩,继续在中国投资。

中共无奈之下营造假象

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中共前党魁邓小平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共领导层并不反对吸引外资。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因中共政策而放缓,以及上述外商直接投资的枯竭,情况变得尤为严峻。因此,中共政府史无前例地将2023年定为“中国投资年”。

中共发动各个党媒和各级官僚机构,全力招揽外国投资。据《美国之音》报导,“8月份,中国贸易官员纷纷向国家媒体表示,中国政府将致力于‘改善外商投资环境’,‘不遗余力地把外资留在境内’。”

中共党媒《中国日报》(China Daily)8月报导称,“中国发布了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的指导意见,加大工作力度,包括六个方面24项具体措施。”其中包括研发工作、“电信增值业务”开放试验区、加强国际产权保护等。

这种全场紧逼还延伸到加强对美国同行和盟友的影响力操纵和外联活动,以加强中美关系、友谊和团结,同时为继续投资中国争取支持。据《中国日报》报导,习近平已经允许成立两个新的中美工作小组,开始经济和金融方面的合作。中国官员可以直接影响美国官员,包括倾向于支持“中国参与全球事务”的人士。

就在9月,《华尔街日报》报导,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国家动物园大熊猫将回归中国。这是中共政权为达到其政治目的而特意为之的典型案例。人们不禁会问,为什么现在中共要重新炒作大熊猫话题?毕竟,自2000年以来,中国每年都以100万美元的价格向美国国家动物园“租借”大熊猫。

据中共另一个党媒《人民日报》报导,今年7月,中国教育部语言教育与合作中心(Center for Language Education and Cooperation,简称CLEC)推出了一个新项目,“以中美青少年国际汉语和戏剧交流为特色”。该项目与孔子学院在美国以 “孔子课堂”的形式重生相结合,是一种心理战,其目的是让美国儿童倾向于中国语言和文化,而无视中共政权持续不断地对内迫害和对外好战的行为。

9月19日,习近平公开赞扬飞虎队和中美传统基金会,这几乎像是一种无奈之举,因为中共一向对外张牙舞爪,对日本大加指责是其一贯政治手段。中共党媒报导称,习近平“致力于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理解”。同样,为什么是现在?毕竟,飞虎队在二战期间支持的是蒋介石的中国国民党政权,而不是毛泽东和共产党。

中共领导人显然是想充分利用中共建政前的中美友好关系,以及近几十年来中共在美国境内加大资助提升影响力。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会被中共营造的假象所蒙骗,毕竟商业和经济活动的核心是美元和人民币,是真金白银,而不是像这样毫无意义的故作姿态。

作者简介:

斯图·克沃尔克(Stu Cvrk),在美国海军服役30年,担任过各种现役和预备役职务,在中东和西太平洋等地区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退役前是一名上尉。他毕业于马里兰州的美国海军学院(U.S. Naval Academy),接受了古典的自由主义教育,具有海洋学家和系统分析员的教育和经验,这些为他此后的政治评论打下了重要基础。

原文:Faltering Chinese Economy Calls for Desperate Measures in Beijing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一定反映《大纪元时报》立场。

责任编辑:林妍#

相关新闻
【名家专栏】中国经济前景日益黯淡
【名家专栏】中国经济深陷危机 传统刺激难救
【名家专栏】外资逃离正在冲击中国经济
【名家专栏】中国经济每况愈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