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学伦争议 台学者:可选择性公开代表案例

人气: 46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23年06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林紫馨台湾台北报导)近来不少政治人物爆出论文抄袭争议,但各校审查公开程度不一,为此,台教育部委托委托国立大学校院协会(国大协)进行研究,建议经一定程序决议,可选择性、去识别化的公开具代表性的案件,以达到教育宣导和警示作用。

教育部委托国大协进行的“大专校院学术伦理案件调查报告书内容与撰写之研究”指出,国外的公开机制可分成5种,包括公开案件摘要(未去识别化)、公开案件摘要(去识别化)、研究资助机构内部权限可观看、个别案件视情况公开、不对外公开。

针对学伦案件之处理结果是否应公开,报告人阳明交通大学副校长周倩表示,上述机制大多是针对全职研究者,若个案为学生,资讯揭露的程度多半有限制,原则以“不公开”为主,除非是攸关社会利益、令民众注目的案件,才可能公开,但揭露程度有所限制,须衡平考量公益性、个人隐私。

研究团队建议,各校在修订学术伦理案件处理规定时,将公开与否的决定与应考量事项程序化,例如经过某个委员会的讨论与决议,或经校长同意后再进行。若为了达到教育宣导或警示作用,告诫其他研究者不再犯类似行为,则可采选择性、去识别化方式,公开具代表性的事件。◇

责任编辑:玉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