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2023桃园地景艺术节 元智黄琬雯《菱动》展创意

元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系黄琬雯老师受邀展出作品“菱动”。(元智大学提供)
人气: 12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3年08月11日讯】(大纪元记者徐乃义台湾桃园报导)每年吸引超过百万游客到访,最具桃园人文与自然底蕴的“桃园地景艺术节”,近期于龙潭及青埔展出。元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系黄琬雯老师受邀展出作品“菱动Rhombus Wind Pavilion”,以菱格为结构基础,运用竹子和竹组建构立体的菱形屋顶结构,以线材编织成如渔网的菱格,并在编织接点装设圆形的镜面压克力,内面是参与共创元智学生的愿望,以及龙潭居民推荐的在地观光指引,创造大池边一个休憩、观景和感受风动的装置。

元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系黄琬雯老师受邀展出作品“菱动”。
元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系黄琬雯老师受邀展出作品“菱动”。(元智大学提供)

2023桃园地景艺术节以“桃园尞尞”为主题,邀请国内外共18位艺术家,与在地社区、学校团体等合作,艺术共创21件的装置艺术作品。今年元智大学是受邀参展的学校团体中唯一一所桃园在地的大专院校,艺术与设计学系黄琬雯老师受邀展出作品“菱动Rhombus Wind Pavilion”,学生谭文睿、程家倩、黄晋文、邱宇、蔡佩君、骆雨榕与大二学生也协力参与创作。这件共创的作品集结元智师生的创意X策展单位疯设计X桃园在地居民的参与协作。

-元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系黄琬雯老师(左二)展出作品“菱动”,廖庆荣校长(中)与创作师生合影。
元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系黄琬雯老师(左二)展出作品“菱动”,廖庆荣校长(中)与创作师生合影。(元智大学提供)

黄琬雯指出,“菱动”的概念来自于龙潭大池,古时龙潭的池面长满野生菱角,因而得名“菱潭埤”。大池除了农耕灌溉之外,也兼具养殖鱼虾的功能,而渔网的构成形式也是菱形格纹。因此“菱动”以菱格为结构基础,运用客家人三合院常见的防风林“竹子”,和谭文睿同学的毕业制作“竹组”来建构立体的菱形屋顶结构,并以线材编织成如渔网的菱格,并在编织接点装设圆形的镜面压克力,内面是参与共创元智学生的愿望,以及龙潭居民推荐的在地观光指引,创造大池边一个休憩、观景和感受风动的装置。

创作团队于作品前合影。
创作团队于作品前合影。(元智大学提供)
创作团队于作品前合影。
创作团队于作品前合影。(元智大学提供)

黄琬雯表示,创作中最困难的部分是“菱动”十根竹子接点的顶部构件,和三根竹子接点的底部构件之设计和制作,元智艺设系的团队以数位绘图工具模拟金属构件的形式,再与铁件厂商讨论修改到最经济和符合力学美学的状态。

在社区共创的部分,元智大学师生代表的是桃园在地青年的创意和活力,与社区妇女合作编织渔网和组装,龙潭地区的居民也参与竹结构的组立和愿望卡的制作。透过艺术共创和协力,深化作品与桃园在地的连结,艺术于地方日常并非是遥不可及的存在。参与者们发挥各自的想像与能力,让共同创作成为有趣的艺术行动实践。◇

责任编辑:昌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