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从小放牛班的桃监戒护科长 朱志诚:肯学不算慢

桃园监狱戒护科长朱志诚,少观所收容人昵称他是“帅气戒护哥哥”。(徐乃义/大纪元)
人气: 684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4年04月25日讯】(大纪元记者徐乃义台湾桃园报导)桃园监狱戒护科长朱志诚外表阳光,对监狱收容人教诲极具爱心,不少少年观护所同学昵称他是“帅哥科长”,苦练双节棍,更让年轻人折服,一名调皮收容人震慑住,立即蹲下;他会带裁缝机去学校,帮全班学生修补衣服,根除了部分偷衣服的恶习收容少年,殊不知成功的背后,是多少努力与汗水的交织,他告诉这些入监的收容人,肯学就不算慢,他觉得矫正工作“是一分容易失望,又不能放弃任何希望的工作”,希望在工作中看到无数的蜕变与复归,而不是出去了不知怎么又进来!

朱志诚在少年面前耍双截棍时,看得出他们对快闪的棍法,是充满敬畏的。
朱志诚在少年面前耍双截棍时,看得出他们对快闪的棍法,是充满敬畏的。(徐乃义/大纪元)

朱志诚生长于基隆市七堵区连柑宅的郊区,三面环河,出入只有一条吊桥(俊德吊桥),父亲是退伍老兵,有木工及泥工专长,小时候常跟着父亲去做小工,基隆河上流是煤矿产地,每年梅雨季节后总会有大量煤矿伴随泥沙冲刷到基隆河下游,就会去河边的沙洲淘沙洗煤碳(将河沙铲入竹筛中藉由河水将泥沙冲走就能筛出煤碳)当柴火,做小工及洗煤是小时候印象最深刻的事。

桃园监狱戒护科长朱志诚外表阳光,对监狱收容人教诲极具爱心。
桃园监狱戒护科长朱志诚外表阳光,对监狱收容人教诲极具爱心。(徐乃义/大纪元)

朱志诚有一个姊姊二个弟弟,姊姊属于极重度肢体障碍,二个弟弟分别为中度及重度的多重障碍(弱智、思觉思调、肢体障碍),母亲也是名弱智者。朱志诚与父亲是仅有的二个非残障人士。父亲曾经是个肝癌三期患者。印象中小学时从朱志诚会骑脚踏车开始,就要负责担任姊姊的专任司机,骑着超龄的脚踏车,载姊姊上、下学,在多雨的基隆,要能一手撑伞,一手抓车把手,载一个人穿梭于摇摇晃晃的吊桥上,有一次突然觉得脚踏车好轻盈,一回头姊姊已掉在桥的那一头。

朱志诚执行教化有功,接受当时吴敦义副总统召见。
朱志诚执行教化有功,接受当时吴敦义副总统召见。(桃园监狱戒护科长朱志诚 提供)

自嘲从小就有学习障碍,学业成绩很不理想,认为是边缘型智能障碍,永远的放牛班学生,上课基本上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求生存,国中同学毕业后也大半提前就业或当学徒,但他选择进入一所报名就会上的私立高职电工科就读,三年毕业学会了基本的电工技能,但却连基本的分数运算也不会,不知道1/2+1/2是多少。他还是坚信升学的重要性,于是半工半读到台北南阳街补习升二专,在补习班的课堂上,他体会出什么是文盲的感觉。有一天突发奇想,借了表妹的小学三年级数学参考书来看,从二个半圆的图案相加等于1中理解了,为何1/2+1/2是1不是2/4。一通百通于是迅速的理解分数四则运算及基本代数运算,也从中找到了自信。所以在少年矫正机关服务的时候,会到教室测验学生1/2+1/2等于多少,发现有2/3的学生知道正确答案,他会对那2/3的学生说,你们赢过当年的我。对不会的那1/3学生,会说你们和当年我一样,但我现在已是科长,所以只要肯学都不算慢。

朱志诚第一张准考证邮务士。
朱志诚第一张准考证邮务士。(桃园监狱戒护科长朱志诚 提供)

二次二专联考依然落榜,在第二次二专考试的那一年,母亲得到口腔癌、父亲得到肝癌,联考后的三个月几乎都是在医院度过,当二老的看护,直至入伍当兵。私立工商,是最高学历,因为这个学历,才有资格报考四等司法特考,再以四等特考的资格报考三等考试,所以在三等班受训时,是班上少数只有高职学历的人。后来陆续完成空大及研究所硕士学历。所以很鼓励矫正机关的少年,一定要完成至少高中(职)的学业,因为有了这张门票,就有机会日后创造无限的可能。

自嘲“边缘型智障”的朱志诚,苦学拿了硕士学位。
自嘲“边缘型智障”的朱志诚,苦学拿了硕士学位。(桃园监狱戒护科长朱志诚 提供)

进入矫正机关是一个偶然!当兵退伍后,从事纺织业,1993年将纺织厂结束营业,于是报考邮务士考试,只考三科且都是选择题,但却是离上榜分数距离最远的一次。走在家附近的田埂上发现一堆正在燃烧垃圾中有一本杂志,看到一则报导监所管理员考上司法官的故事,为了省钱买参考书自已读。

1994年参加了第一次四等司法特考,与录取成绩差了0.25;1995年再次参加考试,与录取分数差距拉大到1.25;1996年先经由雇员遴选进入矫正机关服务,并于同年第三次参加考试,差0.18分未能录取。沉淀心绪后,收拾心情再接再厉,终于1997年以不错成绩考上四等司法特考。当初踏入矫正机关的初衷,原只是想有一分稳定的薪水。

这名少年就是恊助安置社会少年阿国,朱志诚买麦当劳去工厂探视他。
这名少年就是恊助安置社会少年阿国,朱志诚买麦当劳去工厂探视他。(桃园监狱戒护科长朱志诚 提供)

随后参加了四次三等监狱官考试,与四等管理员一样历经四次考试才上榜,所以有9次国家考试的资历,上榜二次。

从最基层一线二的管理员开始干起,在桃园监狱当5年多的管理员、3年科员,随后调诚正中学当教导员1年4月,生活辅导组长5年3月,后又调升到台北少年观护所担任辅导科长1年,调桃园少年辅育院担任教务科长1年10月,又调台北看守所戒护科长2年1月,再调基隆监狱戒护科长2年,服务于桃园监狱戒护科长已快5年。所以公职生涯在桃园监狱待最久,其次是诚正中学。也待过所有类型的少年机关。

桃园监狱担任科员期间,监狱发生一件自缢自杀未遂事件,那名收容人因脑部缺氧过久成为植物人,事发后该名收容人的母亲非常不能谅解,甚至连续找了二名立法委员出面,那名收容人本身疑似患有结核病,但是舍房执勤同仁抢救当下还是直接帮该名收容人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完全不顾感染风险。后来该名收容人已到出监日期,家属亦不愿将其接回。

朱志诚奉命处理这个案,以换位思考的方式,与那位母亲接洽,听她吐苦水,讲述家庭的不幸,知道她先生因从高处摔下,导致下半身瘫痪,身兼二职,由于对小孩疏于照顾致染上毒瘾,她大义灭亲报警将小孩抓进来,本想让他受点教训再保释,怎料小孩以为妈妈不理他而轻生未遂。她很自责所以一心想为小孩讨公道,母性之下理性有时容易受蒙蔽,所以她常来机关吵闹。

接手此案后,他以同理心的立场听其倾诉,也与她分享自己成长中的苦楚,渐渐不再是站在对立面而能往共同的目标前进,随后协助他申请小孩的残障手册及残障安置补助,带着他到创世基金会等照护机构了解安置后之处置。最后帮她找到林口的福仁护理之家,交涉时该机构负责人表示,每月收容费用需26,000元,他将陈妈妈的处境说得感人动容,最后机构负责人同意以低于行情的18,000元收容,扣除政府补助陈妈妈所付的金额已是能力所及范围,嗣后并全程陪陈妈妈将小孩安置到机构才离开,那年五月端午节前夕,陈妈妈突然到监狱,她不是来理论,而是手里还拿着二大串自已亲手包的肉棕分享。此件事情让朱志诚体会到,处理事情要能同理对方,才能找到解决的契机。

另外在台北少年观护所担任辅导科长期间,矫正署有个政策,要帮将步出矫正机关的收容人媒合工作,这是辅导科的主办业务,于是少观所也办理了就业媒合博览会。本事经媒体报导后,有一位民众打电话到所,表示有一位陆配朋友,带着一个儿子远嫁台湾,但小孩与继父相处不和睦,以致小孩有家归不得,成了到处寄住的人球。希望我们能帮他找工作及有地方可以住,后他奉所指示帮那名小孩找到一处安置的工厂在桃园新屋,供吃、供住还有工资,另外就近就读当地高中。所长与朱志诚还亲自送那位少年到工场报到,成为另类的矫正圈外服务,不然那名少年可能成为日后矫正少年。

管理收容人是对人的工作,他觉得的前提是不能讨厌被你管理的人,因为讨厌就不会有好脸色,好语气,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对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互动下就会形成反弹的压力。他说处理收容人不理性的行为,会对收容人说:“我们二个人的人格权相等,只是站的角色不同,我会听你说,但请放低声调慢慢说,我才有办法了解你要表达的事情,此时,大多数的收容人都会放低声调。对于不理性收容人我们若也一样以不理性回应那最终就是强力的碰撞。”

曾经有一次一位出庭收容人还押回监,他在出庭时可能与法警有冲突,所以还押下车时,又与法警起了冲突,于是就上前对那收容人说,也许你有什么委屈,但回家就好了,不要再吵了好吗?他立即行个礼没继续再吵,原因很简单,朱志诚没有单方面站在法警那方飙骂他一顿,告诉他回家就好,这里是他现在的家,不要回家还与人吵架,那句话的角色就像是家人对他的劝导,所以他听话噤声了。

所以朱志诚的撇步,就是站在专业角度的同理心吧!专业角度是矫正人员必需很清楚明白,你的权责与专业伦理是什么,而不能是滥情式的同理心。

矫正机关这几年已从以往威权式的管理模式,走向以服务为导向矫正模式,重视收容人基本人权,积极协助收容人复归社会,连接社会资源,主动联系家庭支持,让服刑者有更生的意愿而非自我放逐,近年更推展出中间性的处遇措施,让收容人在无戒护之情形下,到自由社会工作,逐步回归社会,所以矫正机关的功能已从消极监禁走向积极的社会功能。

由于人权意识抬头,矫正机关也面临许多挑战,诬控滥告、故意挑衅管教人员的收容人也越来越多,他们扭曲矫正处遇良善的本质,加以社会大众并不了解矫正机关内部的运作,有时不免因刻版印象而忽略了矫正机关的蜕变成长,依然用旧思维先入为主负向评价矫正机关。相信日后都能渐渐揭开矫正机关的神秘面纱,让社会大众了解,矫正机关已是另类的社会机构,承担许多社会无法处理的社会问题。

放牛班生活是丛林法则,加以受李小龙功夫片影响。因此,他很小就自学双截棍,先耍竹棍再进阶为木棍,最后练习铁棍,学习的过程经常也常是满头包,不只学双截棍,也学跆拳道且有段位。管理少年时,由于少年都会崇拜偶像,加以电影叶问的影响,他们对会功夫的人既尊重又敬畏的。这也形成管理的利器,在少年面前耍双截棍时,看得出他们对快闪的棍法,是充满敬畏的,但他强调,没有用双截棍修理过人,那是健身器材。

记得到诚正中学没多久接了一个问题很多的班级,前一名教导员已压不住学生的气焰了!知道上任的第一天很重要,学生会在这一天挑战你的权威,若没能在第一天就立下管教威信,日后将很难管得动这群学生。于是上任前在家狂练击破,练到手都瘀青了!

果不其然,上任第一天有一名全班最高大的学生,突然站起来挑战,当下他徒手将椅板劈成二段,并大喊一声蹲下,那学生瞬间被震慑住,立即蹲下,也就在很短的时间树立了管教威信,很快那一班就从全校最后一名变成第一名。另外他也不只是威的面,会带裁缝机去学校,帮全班学生修补衣服,由于每个人的衣服都是完整的,也就根除了偷衣服的恶习。

与人为善,是处事原则,当科长后不会因为是长官,而有高高上的心态,基层同仁若有事相求,也会积极的协助,不会因阶级而有差别心,觉得雪中送炭胜于锦上添花。

人生座右铭:“无条件正向”及“无论好事坏事都是得”,大家都知道正向信念的重要性,但往往对符合自已期待的事才正向看待,无条件正向,简单的说就算不符合自已期待的事也要正向看待。另外“无论好事坏事都是得”这句话是人生拐点,他的出身背景家庭环境,照理讲是不如意、不开心的,但由于这样得环境也造就他高挫折忍耐度,所以最终他是得,而不是失。挫折是坏事但挫折的另一面向就是磨炼,最终就是越挫越勇。

身为公务员只能被动接受上级的派遣,他的想法就是做好目前本分的工作,人在公门好修行,希望在职业生涯中,能因我的工作、我的言行,帮助一些人,产生善的循环。◇

责任编辑:昌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