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逾两成受访中学生曾被网络欺凌

四成受害者曾想轻生 机构呼吁父母定期关心子女

人气 18

【大纪元2024年05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林一山香港综合报导)路德会社会服务处昨日公布调查发现,逾两成受访中学生曾被网络欺凌,更有近四成被欺凌者曾产生自杀念头。机构呼吁父母定期关心子女,留意他们会否有异常失落或担忧;学校亦可加强与社福机构协作,让同学及早认识网络欺凌的严重性及处理方法。

路德会社会服务处辖下“生命教育工作小组”今年1月以问卷形式,向全港中学生进行“中学生于网络欺凌中不同角色的探究”问卷调查,并成功收回777份有效问卷。

问卷列举14项网络欺凌行为予受访中学生作答,头3位最多人曾经做过的欺凌行为包括“将你与他人的私人资料截图并传送给第三方或社交媒体”(28.57%)、“转载或赞好嘲笑、指责、攻击或侮辱他人的文章或留言”(26.9%)及“帖文或投稿嘲笑、指责、攻击或侮辱他人”(26.9%)。

调查发现,只有平均约52.3%受访者同意该14项行为属“网络欺凌”,不同意者有平均约36.3%;更有53.1%受访者曾对朋友或同学做过最少一项网络欺凌行为。

有20.85%受访者表示曾被网络欺凌,并会产生不同感受及身体反应,头3项分别为愤怒(49.39%)、焦虑(48.15%)及自卑(46.3%)。被欺凌者最常出现的负面行为是学习表现下降(43.21%)、旷课(22.84%)及辍学(17.28%)。

近半被欺凌者怕事情闹大大部分情况仅自己承受

约47%受访被欺凌者因怕寻求协助会把事情“愈搞愈大”,导致大部分情况仅受害者自己承受;亦有逾四成(40.74%)担心别人不相信自己、找不到合适的求助对象,担忧被进一步欺凌及报复;更有 40.74%曾产生自杀念头。

调查结果亦显示,44%受访者即使看见朋友或同学于网上进行欺凌行为,仍选择旁观,因为没有感觉、已见惯不怪、觉得与自己无关;40.28%表示同情被欺凌的对象,不过也不会采取任何行动;35.78%觉得无能为力,需留待较有权力的第三方处理,例如学校或警察;约49%认同如果选择作为旁观者,会助长欺凌者对受害者持续伤害。

机构引述一名16岁受访者、中四女生Apple称,曾在学校讨论区被人匿名恶意攻击,亦曾收过捏造事实的匿名短讯,她很害怕朋友会误信流言而跟她绝交,当时感到自己“好冇用”而有轻生念头。她表示当时想寻求社工协助,但身边没有相熟社工而有求助困难,亦忧虑父母会因担心她再受欺凌而不让她上网,所以没有寻求父母协助。

路德会皇后山综合服务中心主管叶文龙指出,网络欺凌相当具威力,任何人不论能力也可于网络上匿名攻击,亦相对容易凑合群众支持,令网络欺凌较易发生及较难应对。

机构建议父母定期关心子女,留意他们会否有异常失落或担忧;学校应加强与社福机构协作,于校内举办有关网络欺凌的活动、小组或讲座,让同学及早认识相关行为严重性及处理方法,并让青少年能于学校以外亦得到支援;如果旁观者察觉有朋友怀疑被网络欺凌,可主动关心,作出情绪支援与及关怀,让受害者感觉不孤单。◇

责任编辑:陈真

相关新闻
港贸发局指参展商须守国安法
港议员倡重塑深水埗排档 缔造文化旅游区
港初选案|戴耀廷今开始陈情 辩方倡判2年
美国贩运人口报告 香港被列第二级监察名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