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词、讲话变慢 哪个是失智征兆?一招防脑退化

人气 324

【大纪元2024年06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曾子衡综合报导)聊天聊到一半,突然想不起“恰当的用词”是什么,这样的“忘词”现象经常被人认为是认知能力下降、失智的前兆,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加拿大的一项研究发现,“忘词”其实是正常的老化现象,而“语速变慢”才是真正的失智警讯。

这项由加拿大湾峦医院(Baycrest)和多伦多大学合作的高龄研究,对125名、年龄在18至90岁的受访者,进行图片识别、图片描述和认知能力的评估。

研究指出,随着年龄增长,许多的语言能力都会出现衰退,受试者在说话或书写时,可能会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找到合适的词语,但这不代表他们整体认知能力衰退、或出现痴呆症兆,相反,这是正常的老化现象。

该研究主笔、加拿大湾峦医院介入性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主席杰德‧梅尔策(Dr. Jed Meltzer)博士认为,参与者为了寻找正确词汇的停顿次数、停顿时间,与大脑的执行功能没有显着关系,无法代表失智的风险跟程度。

相反,参与者一般说话的速度越慢往往与“身体的执行功能愈差”有关,且失智风险也愈高。换句话说,“说话速度缓慢”比“找词困难”更能反映大脑的健康状况。

“研究结果显示,平时讲话语速的改变,可能反映大脑出现变化。”梅尔策写道,无论讲话是否停顿,正常语速的减慢才是大脑健康变化的更重要指标。“说话语速应该作为标准认知评估的一环,帮助医师在临床上及早发现认知能力下降,并帮助熟龄族群维持脑部健康。”

忘词、说话不顺畅是正常老化 不是失智

研究表示,“说话忘词代表可能失智”这样的理解可能有误,因为时常停顿、忘词只是老化的一种表现,并不一定代表失智,认知能力也未必下降。对于那些常常说话忘词、担心自己失智,但说话速度依然正常的人,或许可以宽心一些。

在过去的研究中也发现,一种舌尖现象(Tip-of-the-tongue syndrome)——明知要说什么、却说不出口,这与失智症没有直接的关系。

一些科学家也认为,这项有关“说话语速”的发现有助于开发特定的检测仪器,以及早掌握患者的脑部健康状况,预防更严重的失智问题。

专家建议:多说外语 以预防失智

虽然新研究指出语速与失智有关,但科学家也提醒,还无法证明“进行提高说话速度的训练”可以预防失智。

除了调整饮食、运动习惯和增加脑力训练外,目前,大多数专家普遍认为“多说外语”也是预防失智的好办法。

据《纽约时报》报导,法国布罗卡医院的双语及脑部健康研究专家维尔(Caitlin Ware)表示,你不需太在乎学外语的年龄、或学习了多少种外语,更关键的是你使用外语的频率,以及是否经常在生活中使用和切换多种语言。

“说多种语言对认知能力的益处在于必须抑制你的母语。当你试图回想外语中的正确词汇时,你的大脑就会被迫进行这种训练。”她说:“因此,如果你经常使用第二语言,你就会得到更多的认知训练。”

这个过程被称为认知抑制(Cognitive inhibition)。

专家分析指出,经常进行认知抑制可以增强大脑对失智症引起的脑损伤的抵抗力。当大脑的抵抗力提高时,即使脑健康开始下降,也能延缓失智症的发展。◇

责任编辑:叶紫微#

相关新闻
失智症不是正常的老化 而是一种疾病
失智症需提前20年预防 专家:做有趣的事延缓进程
健脑不光有核桃 12类终极食物补脑防失智
40岁大脑开始退化!做对5件事活化大脑 防失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