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孩子睡觉听闹铃大叫、抽搐 医:手机转震动

小涵症状经医师诊断为“KCNH2基因相关长QT症候群诱发多型性心室频脉”,是罕见的心律不整疾病。(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提供)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24年06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黄玉燕台湾台中报导)12岁小涵会从清晨闹铃声中突然大叫,且全身僵直痉挛,情况长达两年。今年初某日早晨再次发作,妈妈以为会如同平常在2分钟内自行苏醒,但这次抽搐时间过长,于是紧急送医,经医师诊断为“KCNH2基因相关长QT症候群诱发多型性心室频脉”,是罕见的心律不整疾病。医师建议小涵,服用药物控制,并把手机与闹铃调整为震动,降低诱发抽搐发作的因子。

中国医大儿童医院儿童心脏科戴以信医师表示,小涵在送医过程发生连续多型性心室频脉,每次电击后不到5分钟又再次发作,40分钟共7次电击。因药物无法改善,于是紧急安装叶克膜,并放置右心室导线,以更快节律终止心室频脉,再经15次电击,状况才稳定下来。在药物及定期追踪下,小涵不再发作,并回归校园生活。

所谓“长QT症候群”起因是心脏肌肉细胞表面膜电位离子通道异常,造成“早期后去极化”效应,进而产生诱发多型性心室频脉,多半会因不明原因晕厥,也可能会抽筋。基因突变最常见的3种为,KCNQ1_运动时发作、KCNH2_起床闹钟刺激发作、SCN5A_睡眠中发作;小涵经基因检测确认为KCNH2基因突变。

长QT症候群的治疗常以“乙型交感阻断剂”来降低交感神经活性,以降低发作概率,戴以信医师指出,但发生像小涵的严重电气风暴,除药物治疗,还需放置“体内去颤器(ICD)”,防止院外发作可立即电击救回病人,甚至电击次数过多(如电气风暴),还需实施交感神经阻断术,提升发作阈值,减少发作概率。

中医大儿医儿童心脏病及超音波中心谢凯生副院长提醒,小涵其实是很幸运的,加上妈妈及时察觉,后续紧急救得当,不然很可能会丧失生命或永久性脑伤。家长若遇到孩童不明原因“晕厥”或“抽搐”,应尽速就医检查心律是否不整,并接受适当的治疗。◇

责任编辑:唐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