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带漏卢回原来的家 携手在地复育珍稀植物

新埔国小各年级的同学们一起种下受威胁植物,让生态保育的种苗深根。(林业保育署新竹分署林葭瑀提供)(林业保育署新竹分署提供)
人气: 28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24年06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陈文敏台湾苗栗报导)为推动苗栗浅山受威胁植物的复育工作,今(24)日林业保育署新竹分署在苗栗通霄的岭顶福德祠周边举办“漏卢回家-岭顶福德祠受胁植物栽植活动”,与通霄在地新埔国小师生、新埔社区发展协会、新埔社区居民及苗栗县政府共同种下“漏卢”、“岛田氏鸡儿肠”及“新竹油菊”,将在地原有的珍稀植物回到原来的家。

新竹分署指出,苗栗通霄镇的岭顶福德祠位于苗南丘陵浅山,因其靠近海边的迎风坡面,常受到强劲的东北季风与台风的影响,再加上偶发的周期性火烧,使得该区环境地被长期维持草生状态。而这样特殊的地理环境却是列名台湾维管束植物红皮书名录中受胁等级的漏卢、新竹油菊、台湾破伞菊、琉球野蔷薇、岛田氏鸡儿肠、高氏柴胡等稀有植物生存的栖地。这些受威胁植物栖地靠近聚落周边或人类活动范围,生育栖地却也因开发或人为干扰导致消失。

其中,已70年未在野地发现,超逾半世纪才在苗栗通霄重新再被发现的“漏卢”,因野外采集压力大,野生族群数量大幅减少,而通霄新埔更是唯一有漏卢野外生长的地点,是区内极具特色的受胁植物之一。

透过林业试验所与新竹分署合作采种复育漏卢,提供繁殖的种苗再引回原生栖地。(林业试验所陈建帆提供
透过林业试验所与新竹分署合作采种复育漏卢,提供繁殖的种苗再引回原生栖地。(林业试验所陈建帆提供)(林业保育署新竹分署提供)

新竹分署自2018年起推动“国土生态保育绿色网络建置计划”,结合林业试验所进行跨部门合作,近二年共同复育竹苗沿海至浅山丘陵列属台湾维管束植物红皮书名录中亟需受保护的30余种植物,并开启与新埔国小、新埔社区合作,在学校特色课程中带领学生认识家乡的珍稀植物,更在校内设置迷你保种园,另进一步透过社区林业计划协助在地居民认识、携手照养社区内的稀有植物。

林业保育署新竹分署、苗栗县政府、新埔国小等单位代表共同手植极危等级受威胁植物“漏卢”。(林业保育署新竹分署林葭瑀提供)
林业保育署新竹分署、苗栗县政府、新埔国小等单位代表共同手植极危等级受威胁植物“漏卢”。(林业保育署新竹分署林葭瑀提供)(林业保育署新竹分署提供)

本次活动由在地的新埔国小师生及社区协会、居民合力将繁殖复育成功的次世代漏卢等稀有植物种苗种回原生栖地。新埔国小王庆华校长表示,通霄新埔国小倚山面海,2020年起带领学生探索乡土植物,发展岭顶环境教育课程,珍稀植物复育已经纳为新埔国小教学必学阶段及特色,学校的学生对于能亲手将原本有在新埔的珍稀植物种回自己的家乡都非常开心,也期盼在大家的爱护及土地公的庇护下,这些植物可以顺利生长繁衍,永远是社区学校的好邻居。

今日活动不仅深化稀有植物的复育成果及环境教育意涵,更有助于当地居民了解在地特色受威胁植物资源,并共同守护乡土稀有植物及爱护环境。未来新竹分署亦持续与苗栗县政府及各公私部门合作,让稀有植物在苗栗遍地开花。

新埔国小师生总动员,携手将珍稀植物重回土地公怀抱。(林业保育署新竹分署林葭瑀提供)
新埔国小师生总动员,携手将珍稀植物重回土地公怀抱。(林业保育署新竹分署林葭瑀提供)(林业保育署新竹分署提供)

责任编辑:杜文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