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全台高温 婴幼儿热伤害 轻忽恐夺命

据卫福部统计,今年6月截至23日止,全台热伤害送医人数已有413人次。示意图。(宋碧龙/大纪元)
人气: 188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24年06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赖玟茹台湾台北报导)各地气温屡创新高,造成热伤害概率大幅上升,医师表示,尤其是0至3岁的婴幼儿,因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稍不留意就会致命,并提醒进行户外活动时务必穿着透气、宽松的衣服,并辅以防晒,且要随时补充水分。

2024年6月24日,各地天气高温炎热,中央气象署早上针对11县市发布高温特报,根据卫福部最新统计,今年6月截至6月23日止,全台热伤害送医人数已有413人次。
2024年6月24日,各地天气高温炎热,中央气象署早上针对11县市发布高温特报,根据卫福部最新统计,今年6月截至6月23日止,全台热伤害送医人数已有413人次。(宋碧龙/大纪元)

据气象署24日资讯,本岛除基隆、新竹县市、宜兰以外,其他县市皆亮起高温灯号,截至上午11时许,以台北市社子达38℃最高,其次为云林斗南37.7℃、台南后壁37.3℃。另据卫福部统计,今年6月截至23日止,全台热伤害送医人数已有413人次。

台北慈济医院儿科加护病房主任邱馨慧表示,在高温闷热的环境下,容易造成身体散热机能下降,体温持续上升,就会引发“热伤害”,热伤害进程快速,程度由轻到重依序为“热痉挛、热晕厥、热衰竭及中暑”四种。

她指出,热伤害族群,通常好发于“婴幼儿、老年人、本身有慢性疾病或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运动员及户外工作者”,其中0至3岁的婴幼儿又因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稍不留意就会致命,家长们务必要多加注意。

她提到,热伤害症状从脸部发红、口干舌燥开始,若未适时补充水分与电解质,会演变成头晕、反胃、尿液减少、抽筋、甚至晕厥;以孩子来说,当孩子出现冒冷汗、手脚冰冷、意识不清及心跳加速等症状时,就是已进入热衰竭状态。

“热衰竭”与“中暑”只有一线之隔,邱馨慧说,热衰竭的特点为身体摸起来很热,但手脚湿冷,体温量测多低于40℃;到了中暑程度时,皮肤则呈现发红干烫状态,体温多高于40℃,死亡率高达三至八成。

邱馨慧提醒,预防重于治疗,要预防热伤害,进行户外活动时务必穿着轻便、浅色、透气、宽松的衣服,辅以防晒乳、遮阳帽、阳伞等防晒,并随时补充水分,同时留意孩子的精神活力及排尿状况;若活动力明显减退、精神状况疲惫或是尿量减少,家长一定要提高警觉,即时给孩子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三步骤舒缓热伤害

对于夏日发生热伤害时,该如何舒缓孩子的症状,邱馨慧提供三点处置方式,首先,转移至阴凉透风的环境,若环境有空调、风扇可提升散热效果,同时也要避免人群围绕造成空气闷热不流通。

二为适时补充水分、电解质,在孩子一直冒汗时,就必须适时补充水分与电解质,运动饮料或是含少许盐分的冷开水是很好的选择;但若孩子处于非清醒状态,切勿将水倒入口中,否则易造成吸入性肺炎,增加症状严重性。

三为物理性散热,去除或解开孩子的衣服,使用冰枕、冰袋、退热贴,敷贴在后颈、腋下、背脊、关节等处,帮助散热降温。

责任编辑:吕美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