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刘易腾返乡路 从鞋厂Boss到咖啡教育传承者

刘易腾曾到阿里山来吉部落,做咖啡相关课程教学。(刘易腾提供)
人气: 1336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4年06月09日讯】(大纪元记者廖俪芬台湾云林报导)“回来这里已经16年了。我15岁离开云林古坑,28岁到中国大陆,过了六年,33岁回来,到现在已经16年了。前五年从零开始学习,到现在几家知名咖啡连锁店找我做教育训练,甚至也有国外朋友找我帮他孩子圆咖啡梦。”刘易腾很有自信地提到。

刘易腾16年前才真正用心认识家乡的咖啡。(刘易腾提供)

刘易腾,云林古坑咖啡第六班班长,从小在荷苞社区看着阿公和爸爸种咖啡、炒咖啡,这些儿时的记忆深深影响了他。家人希望他能学习技术,出去多看看,于是他15岁离开了云林,28岁有机会去中国大陆。在中国,他开始在鞋厂上班,薪水不错,一家四人还拥有一位24小时保姆,有房有车。之后,他与人合伙开了一家小型鞋子加工厂,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刘易腾与家人感情甜蜜浓厚。(刘易腾提供)

回乡的决心与计划

刘易腾说:“我的家人和兄弟姐妹希望我回来,因为我15岁就离开家,当时已经33岁了。他们觉得是时候回来协助家里改善情况。我们在国外的生活很好,但让我想回来的是我的奶奶。她从来没出过国,但曾经来中国陪我三个月,后来身体有状况就回台湾了。”

刘易腾从鞋厂老板返台,成为咖啡达人。(廖俪芬/大纪元)

他说:“我一直在想,我在这里生活很好,但那些养育我的人是不是等他们住院或离开了,我才回去看他们?这样是不是会留下遗憾?所以我决定回来找个事业做,家里早期种柳丁、竹笋和咖啡,我想是不是可以做咖啡这个产业。”

雨后的咖啡豆,更显青翠迷人。(廖俪芬/大纪元)

建立庄园咖啡厅为事业起点

2003年,古坑办了第一届台湾咖啡节。刘易腾说:“我回来是在2007年底,咖啡庄园是在2008年中秋节成立的。我回来后,就决定把咖啡当成事业,家里也支持,给我土地随我使用。当时,古坑咖啡的能见度已经很高了。”

公部门推出古坑咖啡节活动,宣扬在地咖啡的好滋味。(刘易腾提供)

刘易腾:“于是,我们设定了一个方向,结合历史、文化和产业,但不打算和7-11、全家、路易莎或星巴克这些大品牌竞争,我们要走自己的路。我和太太从零开始,不管是县政府、县农会、乡公所办的咖啡学习活动或咖啡节,我们都自动去当志工学习。”这样过了两、三年,才学到一些基础。

参与云林青农联谊会,异业结盟,并代表云林县参加竞赛。(刘易腾提供)

后来,刘易腾说:“我们进入职训局帮人上咖啡课程,教一些偏远地区的咖啡农,例如南投国姓、糯米桥、南投北港溪、阿里山来吉部落等地方。我们花了两、三年学习,再花两、三年教学,这过程也让我们自己更精进。这样总共花了五年的时间。”

做咖啡教学,让刘易腾对咖啡制程更精进和专业。(刘易腾提供)

以“从一粒咖啡豆到一杯咖啡”食农教育为主

刘易腾回忆道:“台湾的北、中、南都去摆摊过,甚至还去过中国大陆的泉州摆摊,当时我们不知道怎么吸引客人。”

所以我们从学习、教学到摆摊,积累了不少经验,变成专业咖啡农,还当上了咖啡产销班班长。

曾到台湾各地,推广古坑咖啡。(刘易腾提供)

刘易腾说:“我们还参加了茶改场的深度培训课程。有了这些基础后,我们开始育苗,并卖给其他咖啡农。如果他们遇到问题,我们会帮忙解决。”

古坑荷苞咖啡历史人文学院。(刘易腾提供)

他说:“咖啡树四年才开花结果,农民采回来的豆子不会处理,就送到我们这里。我们帮他们代工,从去果皮、水洗、日晒,到晒干、去壳、分级、人工挑豆,再到烘焙,整个过程全包。”

学生们专心的听刘易腾讲解咖啡制程。(刘易腾提供)

刘易腾说:“至少十几间学校都来这里做教育教学,我现在主要的精力放在教育教学上,把古坑1932年至今的咖啡历史和文化融入进去,让学生动手采咖啡豆、烘豆DIY、制作耳挂和手冲教学。教完后,学生还可以自己磨豆子,煮出他们自己烘的咖啡。”

学生们自己烘自己要喝的咖啡。(刘易腾提供)

突破肺炎疫情的困境

“这几年遇到的最大瓶颈就是疫情。”刘易腾说这是返台16年来最大的危机。他说:“疫情期间不能内用,所有的餐饮都取消了。我本来还和环球科技大学合作,每周六、日有马来西亚的学生来打工,每年还有五到六位实习生,但疫情开始后,这些都结束了。这两年我的营业额归零,我调整了营业模式,更多心思放在咖啡园区和后制、烘焙上。”

刘易腾在环球科大担任咖啡讲师多年,并给予学生实习机会。(刘易腾提供)

他接着说:“现在我们做一些客制化服务,比如帮公司行号烘焙和包装专属的咖啡。人进不来,我们就转变业务模式。这段时间虽然辛苦,但我觉得困难总是会有的,只是看怎么去面对和解决。在中国大陆遇到罢工、封厂等问题时,我也是冷静面对,解决问题。所以遇到疫情,我也是冷静面对,路虽然艰辛,但因为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付出才会有收获。”

很多学校希望刘易腾推出“一粒咖啡豆到一杯咖啡”的活动。(刘易腾提供)

传承与未来的希望

“我目前专注于教育教学这一块。我希望所学的技术和功夫能传承下去,而不是只拿来卖钱。”他提到。

担任解说员,让游客认识咖啡豆的后制流程。(刘易腾提供)

刘易腾说:“最近,有个在美国读书的台北高中生的父母打电话来,希望孩子能来我的咖啡庄园住一两个礼拜。一开始我很纳闷,为什么要学这些?”

国外很多青年慕名而来,与刘易腾交流咖啡知识。(刘易腾提供)
刘易腾推广咖啡小旅行,受到游客青睐。(刘易腾提供)

他表示:“后来,我和这个高中生视讯,他非常感谢我愿意收留他。他说教授在课堂上探讨到化学,提到咖啡,但他对咖啡不懂,又非常喜欢咖啡,在国外根本没有这样的机会,所以希望在台湾能学习。我没有跟他说要收费,他愿意帮忙打扫,只希望我教他。我觉得我们的未来应该是把我们会的东西尽量教给年轻人,这很重要。很多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其实是他们不愿意做。我认为不管做什么工作,只要把每一件事做好,就一定会有成就。”

县政府帮助云林青农到海外参访。(刘易腾提供)

责任编辑:玉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