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病菌与世界历史

--介绍《枪支、细菌、钢铁:人类社会的各种命运》一书
龚小夏
font print 人气: 15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23日讯】发源广东后肆虐全球的非典型肺炎爆发以来,专家们都竭尽全力去寻找这一致命传染病的起因。世界卫生组织刚刚宣布,发病的病毒可能来自于动物,特别是与人类密切接触的家畜或家禽。

疾病由动物向人类传播,在近年来并非罕见的新闻。令人谈虎色变的艾滋病、禽流感等等,都有理由相信是来自于动物。不过,一般人不太清楚的,是人类历史上绝大多数导致传染病的病菌或病毒,都与人类和动物之间的接触有关。这里我要向大家介绍获得了普利策奖的历史著作《枪支、细菌、钢铁:人类社会的各种命运》(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

这本历史著作的作者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生理学家戴蒙德(Jared Diamond)。戴蒙德特殊的学术背景,使得他能够站在独特的角度去观察历史,因而也让他的著作具有了超出普通历史学研究的特殊视野。其中最具独创性的观点,是他对病菌与病毒与世界历史发展关系的研究。

《枪支、细菌、钢铁》一书的主题,是近代五百年西方对非西方世界的征服。在这本洋洋四百八十页的著作中,戴蒙德试图回答一个困扰了非西方国家的人民数百年的问题:为什么近代西方有能力征服世界?为什么西方能够发明枪支大炮等等先进武器?虽然戴蒙德的许多解释不见得有太多新意,但是他从生理学研究的角度提出的一个问题却立即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注意:为什么从旧大陆传播到新大陆的病毒和病菌能够杀死那么多新大陆的印第安人以及大批非洲和大洋洲与世隔绝的土人,但是新大陆却没有出现一种能够对旧大陆产生致命威胁的病毒或病菌?

人们知道,欧洲殖民者传播到新大陆的多种疾病,特别是感冒和天花,夺走了当时新大陆百分之九十的人的生命,远远超过了殖民者用枪炮杀害的人数。但是新大陆传播到旧大陆的最严重的疾病,大概算是虽然讨厌但还没有致命的梅毒。如果说,旧大陆的殖民者由于“船坚炮利”而得以征服新大陆,那么为什么连旧大陆的病菌也“船坚炮利”起来了呢?难道连病菌也能够学会“狗仗人势”?

戴蒙德从生物学与生理学的角度为世界历史的这一关键问题提出了科学的解释:人类传染病的病毒与病菌是农耕社会家畜与家禽饲养业的产物。旧大陆农耕社会里发达的饲养业以及密集的人口居住方式,是传染病的温床。而新大陆无论是在饲养业还是农业上都远不及旧大陆发达,所以也没有产生出旧大陆那些致命的病毒病菌。

要明白农耕社会为什么是传染病产生的温床,首先必须了解病菌病毒产生的过程。戴蒙德解释道,在发达的农耕社会产生之前,人类与自然状态的动物的身体接触非常有限,各自身上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也就通常局限在自己群体的范围,而且通常也没有什么害处。要知道,微生物必须有一定的条件才能够大量繁殖演变。拥挤的居住条件、排泄物的大量堆积等等,最有利于微生物的繁衍。大规模的家畜家禽饲养业正好提供了这种繁衍条件。人类饲养的动物越多,动物与人类之间相互传播身上的微生物的机会也就越大。少部分的微生物最终繁衍为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与痛苦的传染病的病毒与病菌。同时,人口居住越是密集,传染病的传播也就越是迅速广泛。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著名的大规模致命的传染病,包括天花、流感、肺结核、疟疾、鼠疫、麻疹、霍乱,再加上近年来的爱滋等等,都是人类从动物那里承继过来的。

戴蒙德指出,病菌病毒在历史上的作用被人们大大低估了。在人类的文明史上,传染病杀死的人,远比战争或者其它天灾人祸加起来的总和还多。以战争而论,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绝大部分战争里死亡在刀枪之下的人都不及死于战争中的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的人数。的确,传染病给人类社会投下的阴影,是其它灾难难以比拟的。比如十三世纪欧洲的鼠疫也就是黑死病,曾经夺去了那里三分之一人口的生命。即使到了二十世纪,一九一八年世界范围内发生的流感,还造成了两千万人的死亡,大约是打了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死亡人口的一倍。

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旧大陆比新大陆产生的传染病要多许多倍。自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起,旧大陆各个早期文明就开始驯养各种野生动物。比如西亚地区在一万年前就有了绵羊、山羊等家畜,中国人在九千多年以前就开始养猪。旧大陆的家畜家禽有数百种,而新大陆的印第安人却只驯养了驼马等少数几种动物,而且在哥伦布之前基本没有大规模饲养业。因此,新大陆传染病产生的机会也就远远少于旧大陆。

然而,旧大陆人尽管在历史上饱受传染病之苦,但人体也发展出了抵抗不同传染病的各种抗体。得过伤寒或天花而大难不死的人有终身免疫力,得过感冒的人对流感也有一定的抵御能力。有不少免疫能力还能传给后代。所以,旧大陆的人身尽管带有各种病菌或病毒,但感染得病的机会相对要小得多。当年的新大陆人却没有那么幸运。他们身上缺乏抗体,染上了旧大陆人带去的病菌病毒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超过百分之九十的人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就被断送了生命,只剩下不到百分之十身体强壮的人逃过了鬼门关。今天的印第安人,就是这批幸存者的后代。

非典型肺炎发源的珠江三角洲,是中国农业最发达、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无论是人还是动物的密集,恐怕都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最大限度。如果卫生建设和医疗设施不够完善,大规模传染病的爆发恐怕只是迟早的问题。而在今天这个流动与交往频繁的世界上,地区性的灾难,很容易便会演变为世界性的灾难。非典型肺炎如今肆虐世界,再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防毒软体赛门铁克公司今天提出警告,有越来越多的电脑病毒假冒大公司发出的电子邮件,诱骗收件人开启,借此入侵电脑网路或骗取收件人的机密资料。例如最近出现的“迷媚儿J变种病虫”冒用欧美著名的付费网站“PAYPAL”的电子邮件,骗取收件人的信用卡资料。
  • 台北市某国小附设幼稚园传出疑似肠病毒个案,虽然附幼已全面停课,但为求谨慎,市府卫生局今天派出四名小儿科医师对学校一、二年级学童进行全面性筛检,发现两名学童有疑似肠病毒症状,已建议在家休息,并进一步就医。卫生局表示,整体而言,今年肠病毒疫情不如去年严重,但家长仍不可忽视,应确实掌握增强抵抗力、避免接触、正确就医的肠病毒预防三大策略。
  • 香港明爱医院今天证实再有两名男童,以及两名在儿科传染病房工作的医生,出现病毒性肠胃炎征状,使该院出现病毒性肠胃炎征状的病童及医护人员增加至二十人。到目前为止,明爱医院怀义楼病房有十六名儿童及四名医护人员,有病毒性肠胃炎征状。至于十六名病童中,六人的粪便样本,对诺沃克病毒呈阳性反应。其中十一名病童仍在儿科急症病房接受隔离诊治;至于四名医护员,则被安排休假。目前医院已经启动绿色警示,而怀义楼的儿童发展复康部与及急症儿科传染病房,继续禁止探访。
  • 大纪元11月19日讯】(法新社华盛顿十八日电)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今天宣布,美国已经开始进行防治伊波拉病毒疫苗的人体临床实验,以预防这种致命病毒传染。华府郊区马里兰州比塞大医院的临床医学中心为志愿者接种这种疫苗。
  • 香港卫生署今天证实,上星期本地先后有两所学校,共七十六名学童可能集体感染肠胃炎,其中有样本验出诺沃克病毒。爆发学童集体感染肠胃炎的学校分别是宝马山英基国际小学,以及将军澳广明苑保护儿童会施吴淑敏日托幼儿园。宝马山英基国际小学上周有五十一名学生出现肠胃炎病征,当局已在其中三个样本验出诺沃克病毒。
  • 在国际儿童人权日前夕,儿童福利联盟公布“2003都会地区儿童人权维护调查报告”,结果发现,孩子对于整体环境不太满意,有八成以上学童担心会被传染病传染、六成七学童担心被诱拐绑票,儿童健康权、人身安全权都亮起红灯。儿童福利联盟副董事长冯燕指出,这次调查发现儿童非常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问题,可能与今年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以及肠病毒等传染疾病在校园传染影响。不过好消息是身边大人对于儿童的健康维护是相当重视的,八成以上的大人会在儿童一生病就带孩子就医。
  • 香港卫生署今天公布,再有两名威尔斯亲王医院的肠胃炎病人证实感染洛沃克病毒,本地十一月份以来已有二百七十七人感染洛沃克病毒。医院管理局高级行政经理刘少怀表示,日前证实有护士感染洛沃克病毒的明爱医院今天没有新的个案,但威尔斯医院骨科的两名病童则证实感染洛沃克病毒。
  •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它与普通感冒相比,一是容易造成大流行;二是病情重,甚至会引起死亡。

  • 香港卫生署今晚两度更新由诺沃克病毒引发的肠胃炎病例数目,至今有五间学校及院舍集体感染诺沃克病毒,共有三百八十三人出现肠胃炎病征,当中十六人对病毒呈阳性反应。卫生署表示,今年至今已接获四十五宗肠胃炎爆发个案,共有三百八十三人出现呕吐、发烧、肚痛及腹泻等肠胃炎征状,大部分证实由诺沃克类病毒引致。其中嘉诺撒圣心小学就有二百七十七名学生出现肠胃炎病征。
  • 治疗,港府卫生当局今天公开呼吁民众,提高警觉,加强预防。香港卫生署表示,第一起案例是在上星期从一间学校传出,现在已经有四百零九人遭到感染,疫情也扩散到另外四间学校、一家养老院、一家医院病房及一个训练中心。这些地方可能是卫生情况不佳、或食物感染引起。港府卫生署发言人说,通常,冬天容易发生肠病毒感染。不过,这起疫情又再引起民众对于香港防治疾病措施不足的注意。港府当局早在今年初,爆发SARS疫情,造成两百九十九人丧生之后,就承诺要加强防治疾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