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父子阔别四十六年 今天骨肉重逢 场面温馨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江俊亮嘉义县六日电)现年八十岁的嘉义县水上乡民董秋来,四十六年前因为自己的母亲迷信,将他正午出生的第四个儿子送人领养;董秋来在二十年前退休后,就一直在寻找这个儿子的下落,但一直没有音讯。透过媒体记者、户政事务所人员的协助,今天终于让分别了将近半世纪的父子重逢,场面非常温馨。

嘉义县政府退休员工董秋来,将近半个世纪以来,内心隐藏着一段无奈的往事。原来,他的第四个儿子,是在“午时”出生,由于婴儿的祖母十分迷信,认为中午十二时出生的孩子“占大时”,会克到长孙,于是不顾孩子的亲爹娘反对,硬是在孩子七个月大时送人领养。

董秋来表示,领养孩子的是一对不孕的夫妇,他们在领养孩子三个月之后,曾经把孩子抱回来让亲生爹娘看一次,并告诉孩子的名字叫“阿忠”,同时留给孩子的生父母一张“阿忠”与养父母的合照,此后双方就未再联络。

董秋来在二十年前退休后,就一直在找“阿忠”的下落,可惜“阿忠”的养父已经离开原来的工作场所,联系的唯一线索因而中断。去年,董秋来的老伴董官俊心中风住院,在病榻中,思思念念的还是送人领养的“阿忠”,并希望有生之年能与“阿忠”见一面。

但是,董家透过各种关系,仍然有如石沈大海。董家的女儿最后透过同事,联络到媒体记者,再由媒体记者穿针引线,透过嘉义市西区户政事务所主任张宽煜、员林户政事务所主任庄美红与秘书江吉民的协助,终于找到失散多年的“阿忠”。

原来,“阿忠”被收养一年多之后,养父母离异,养母带着他改嫁,由于继父也没有子嗣,因而跟随继父的姓氏。现年四十六岁的“阿忠”沈铭宗,目前服务于自来水公司,今天上午带着太太和三名儿女,回到位于嘉义县水上乡柳林村的老家,与失散近半个世纪的生父见面。

在阵阵的鞭炮声中,沈铭宗看到八十岁高龄的生父身体还算硬朗,情绪十分激动,两人紧紧拥抱;而董秋来也是激动的红了双眼,感人的情景,也让一旁的亲友们都红了眼眶。沈铭宗搀扶着生父,带着家人,在祖先牌位前上香,同时在生父的带领介绍下,看看四十六年前他出生的老房间。沈铭宗说,他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才知道自已的身世,但是却没有办法找到亲生父母,今天靠着各界的帮忙,终于团圆,令他内心十分感谢与激动。沈铭宗的大女儿则表示,爸爸找亲爷爷的心愿,她从很小就知道了,看到这场戏剧化的寻亲过程,她替父亲感到非常高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