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中的日出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2月17日讯】
这是一个关于孩子和母亲的故事。

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呢!”于是小孩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那只蚂蚁宝宝。它遇见障碍物过不去了,小孩就用小手搭桥让它爬过去。母亲一脸欣喜。

后来,孩子上幼儿园了。有一次,他吃完了香蕉随手乱扔香蕉皮。她没有像一些母亲那样视而不见,而是让他捡起来,带着他丢进果皮箱里。然后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女孩,在妈妈的熏陶下,她总要把垃圾扔进果皮箱里,有一次对面才有果皮箱,她就过马路去丢雪糕纸。妈妈看着她走过去。然而一辆车飞奔过来,小女孩像一只蝴蝶一样飞走了。她妈妈就疯了,每天都在那个地方捡别人丢下的垃圾。当地人感动了,从此不再乱丢垃圾,他们把那些绿色的果皮箱擦得一尘不染,在每一个果皮箱上都贴上小女孩的名字和美丽的相片。从此,那个城市成为一座永远清洁美丽的城市。人们永远爱那个飞翔在果皮箱上的小女孩,因为她是天使……故事讲完了,孩子的眼眶湿润了。他说:妈妈,我再也不乱扔东西了。

孩子上小学了。可是最近他总是迟到。老师找了他的母亲。她没有骂他,或者打他。临睡觉的时候,她对他说:“孩子,告诉妈妈好吗?为什么那么早出去,却还要迟到?”孩子说他发现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所以他每天都去,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第二天,母亲一早就跟他去河边看了日出。她说:“真是太美了,儿子,你真棒!会感受美的孩子也一定美丽。”这一天,他没有迟到。傍晚,他放学回家时,他的书桌上有一只好看的小手表。下面压着一张纸条:因为日出太美了,而人一生中的日出你知道是在什么时候吗?所以我们更要珍惜时间和学习,你说是吗?爱你的妈妈。

【明心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想不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心变得越来越莫测,我们的生活环境也筑起一堵堵的高墙,人们心中的墙也越来越多,人与人之间关系也变得越来越更隔膜了。但愿,我再回到童年的那片田园,让纯真的我欢迎你们进入我的心田;让每个孩子在我的田野里自由奔跑、玩耍。

  • 那个学生的身影我至今记忆犹新:澄澈的眼睛,瘦削的下巴,整洁的校服,还有脚上那双破旧的解放鞋。那时候,我刚成为教师,心里充满了热情,而他是我教的那个班的班长。在我们这所极其注重学生仪容的中学里,他是我们班上仪容最规范的孩子。
  • 想到这里,再看看眼前起飞、降落的飞机,我觉得每个人的心就像座机场,如果你不让一些人走,那么就有一些人永远也进不来,如果你让自己的心长满了无名草,就像机场跑道没有保养,再好的飞机也会发生危险。
  • 一句老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东西”,人类中有些夫妻确实是只能同甘却不能共苦,他们还把这种理念强加给鸟儿,觉得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然而,大连市郊由家村刘家的一对虎皮鹦鹉最近却为人类演绎了一段鸟儿的爱情篇章。
  • 在绝望中仍能追寻希望之花的人,是一多么令人敬佩与振奋!

  • 美国教育家杜朗曾叙述过他如何寻找幸福。他先从知识里找幸福,得到的只是幻灭;从旅行里找,得到的只是疲倦;从财富里找,得到的只是争斗与忧愁;从写作中找,得到的只是劳累。直到有一天,他在火车站看见一辆小汽车里坐着一位年轻妇女,怀里抱着一个熟睡的婴儿。一位中年男子从火车上下来,径直走到汽车旁边。他吻了一下妻子,又轻轻地吻了婴儿, 生怕把他惊醒。然后,这一家人就开车离去了。这时杜朗才惊奇地发现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他高兴地松了口气,从此懂得:生活的每一平常活动都带有某种幸福。
  • 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末期,法国沦陷区。德国军官把一位被打得皮开肉绽的美国士兵推出来示众。士兵目光炯炯地掠过悲愤又无奈的人群,慢慢举起凝着血痂的手,用中指和食指比划出一个“V“字来,众人轰动。德国军官震怒了,令人砍去他的手指。士兵昏厥过去。一盆冷水把他浇醒,他又艰难地站起来,突然伸出两只已无手指的血臂,组成一个更大的“V”字,向蓝天伸去。全场一瞬间死一般沉寂,旋即海浪般沸腾。
  • 每天黄昏的时候,我都会带着小提琴去尤莉金斯湖畔的公园散步,然后在夕阳中拉一曲《圣母颂》,或者在迷濛的暮霭里奏响《麦绮斯冥想曲》,我喜欢在那悠扬婉转的旋律中编织自己美丽的梦想。
  • 在美国,感恩节是个快乐的日子。可在许多年以前,有对年轻的夫妇却在以绝望的心情迎接节日的到来。因为他们太穷了。他们的心情糟透了,夫妇俩没讲几句话便吵了起来。这家的孩子只能无奈且无助地站在旁边。
  • 我在柏克莱念博士的时候,交到了一位美国好朋友,他叫约翰,我当时是单身汉,他已婚,太太非常和善,常找我到他家吃饭,我有请必到,变成他们家经常的座上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