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剧—北路梆子

font print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2月22日讯】
北路梆子:北路梆子源于蒲州梆子,约形成了明末清初年间,兴盛于清同治至抗战以前,最早流行布于南起石岭关,北至雁门关的代州一带。后来遍及晋北各地及张家口、包头、呼和浩特等地,它在发展过程中,对中路梆子、口梆子、京梆子、河北梆子的形成起了重大影响,它本身在发展过程中,也吸收借鉴了大量民间曲调而丰富自己,北路梆子的唱腔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板式有慢板(亦称“四股眼”或“头性”)、夹板(亦称“慢二性”)、二性、垛板、三性、流水、箭板、滚白等。文场原以四大件为主:板胡(领头)、二弦、三弦、四弦、经过发展又加上了二胡,琵琶、提琴等。武场有板鼓,手板、梆子、当锣、水钗、小锣、铰子、碰盅、狗娃子(小方锣)等组成,鼓板居指挥地位,北路梆子的唱腔高亢激越,颇能表现塞外人民的豪爽性格。

图文转载于世界艺术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二人台:戏曲剧种,俗称“双玩意儿”。游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及山西、陕西、河北三省的北部地方。初名“打玩艺儿”后来统称二人台。
  • 上党二黄:戏曲剧种,本地人也称“土二黄”主要流行于晋城一带。上党二黄形成于清同治年间,一说是由汉剧衍化而成;一说是京剧受当地乡昔土语陶冶而成,两说均待考
  • 上党梆子:戏曲剧种,山西省四大梆子剧种之一,流行于古属上党郡的山西省东南部,故名上党梆子,也曾叫做上党宫调,相传明末清初起于泽州(今晋城)一带
  • 山东梆子:戏曲剧种。也叫“高调梆子”、“高梆”。流行于山东菏泽、曲阜以及河南、河北的部分地区。约在清代初期,山陕梆子传入山东,受当地方言影响,唱腔有所变化,逐渐形成为具有粗犷豪放风格的本地梆子
  • 三角戏:戏曲剧种。流行于福建邵武、光泽、建甯、泰宁等地。起源于江西,明清间形成。初仅小生、花脸、花旦三个脚色,故名“三角戏”。
  • 义乌腔:古代戏曲声腔。明隆庆万历年间开始流行于浙江义乌,故名。义乌腔的文字记载,始见于明王骥德《曲律》:“数十年来又有弋阳、义乌、青阳、徽州、乐平诸腔之出。”
  • 弋阳腔:古代戏曲声腔剧肿名。简称“弋腔”,是宋元南戏流传至江西弋阳后,与当地方言、民间音乐结合,并吸收北曲演变而成。它至迟在元代后期已经出现,明初已流传全国,属明代南戏四大声腔之一。
  • 广东汉剧:戏曲剧种。原称“外江戏”。1933年广东大埔县人钱热储着《汉剧提纲》,定名为汉剧,从此约定俗成,沿称至今。
  • 云南壮剧:戏曲剧种。流行于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原系壮族支系土族的民族戏曲,曾称“土剧”。约在清嘉庆前后,少数民族歌舞受汉族地方戏曲影响发展而成。
  • 五音戏:戏曲剧种。又名“秧歌腔”、“五人戏”。流行于山东济南、章丘、淄博一带。在民间秧歌、花鼓及“肘鼓子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起初,演员在演唱时,手臂摇鼓边舞边唱,当地群众观为“肘鼓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