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欣赏﹕淮扬洁秋图轴

清 原 济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2月6日讯】

图说﹕纸本 设色 纵89,3厘米 横57,1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原济(公元1641一约1724年),俗姓朱,名若枳,广西桂林人。明藩靖江汪朱守谦后裔,朱亨嘉子。公元1645年后削发为僧,法名原济。小字阿长,字石涛,号大条子清湘老人,清湘遗人,苦瓜和尚等。早年云游四方,流寓宣城一带十五年,常与梅清,戴本孝等效交往,为“黄山画派”之主将。四十岁以后住南京“一枝阁”,五十岁到北京作客三年;五十三岁以后定居扬州。擅长花卉,蔬果,兰竹,兼工人物,尤善山水。其画构图新奇,笔墨雄健姿纵,淋漓酣畅,于气势豪放中寓有静穆气分,奇险中露秀润,独具面貌,有创新精神。书法工分隶,并搞擅诗文。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清初四画僧”。

写淮扬秋景。河曲弯弯,坡岸转折,芦荻丛生,城郭,屋宇,田野罔丘,组织成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画面。作者以其特有的“拖泥带水皴”,连皴带擦,干湿,浓淡,逆顺并用,描绘了一幅清秋景致。河面水平如镜,一老翁泛舟期间,又增添了几分超然尘外之感。画上方自书“淮扬洁秋图”及七言怀古长诗,款署“大涤子极”,钤有“若极”白文方印,“零丁老人”“痴绝”,“于今为庶为清门”朱文印三方。◇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钟馗是唐代人,文武全才,但却生得相当丑陋,令人望而生畏。图
  • “《寻幽》画中人具有东方女性之美,古趣盎(ang)然,巨大的假山墨气修洁,比较透明,层次井然,举重若轻;几株修竹,用宋徽(hui)宗瘦金书体笔法写出,劲节多姿,有凌云之意。画家的修养情操,也就和盘托出。”(柯文辉《序二》)宋徽宗赵佶(ji)(公元1082-1135年)在位二十六年,他只会当画家,却不会当皇帝。他是个很好的书画家,善画花鸟,书法创“瘦金体”,结体修长,笔姿瘦硬挺拔。但作为皇帝而言,他是个著名的混账皇帝,他在东京开封筑什么“艮(gen)岳”(又称“万寿山”),搞什么“花石纲”,搜刮江南奇花异石,任用蔡京、童贯等横征暴敛,不把个北宋玩垮决不罢休。《水汻传》中宋江等就是被他“逼上梁山”,才造反起义的。章翠英画竹子,就是用的宋徽宗这位皇帝老倌瘦金体的笔法,因为瘦金体“结体修长,笔姿瘦硬挺拔”,可以造成“劲节多姿,有凌云之意”的艺术效果。 图解作者﹕武汉仁(图)
  • 《重峦(luan)叠嶂》长三米,宽半米,在作者的绘画中算是大幅的了,图后有不少导师题词,此图可视为作者在水墨山水画方面的代表作。水墨山水“为浓厚比较容易,为浅淡却颇不容易,既得浓厚而又有浅淡,则更是难乎其难。”(钱君匋《序一》)作者多年临摹研习石涛的山水册页,颇有心得。你看这幅《重峦叠嶂》,“既得浓厚而又有浅淡”,虽然“难乎其难”,她还是做到了重返自然,再现万壑千山。图
  • 一院奇花春有主
    连宵风雨不需愁


  • 图说﹕纸本 墨笔 纵104.2厘米 横51.6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吴石仙(公元?—1916年),名庆云,字石仙,号泼墨道人,后以字行,上元(今南京)人,流寓上海。善画山水,吸收西画透视原理,所作峰峦林壑,有阴阳向背明暗的变化。图

  • 沈铨(公元1682—1760年),字南频,号衡齐,浙江湖州人。善画花卉、翎毛,用笔工致流畅,形象生动,设色艳丽。雍正年间,他应聘到日本授画,留海外三年,他的花鸟画很受日本人重视,学他的人较多,而以圆山应举最为著名。图
  • 绢本 设色 纵98 .2厘米 横50.3厘米

    胡湄(生卒年未详),字飞涛,号晚山,又号秋雪,浙江平湖人。诸生,项元汴外孙。由于项氏收藏古代书画甲天下。故胡氏年幼时,就受到古代绘画艺术的熏陶。他为人耿直,富人以金帛求画多拒之。他画的花鸟虫鱼,“时称仙笔”。著有《招隐堂集》。图

  • 此图气势磅礡,巨石峥嵘突兀,一丛丛兰竹,舒散而出。以淡墨勾石,浓墨撇兰竹,兰叶竹叶偃仰多姿,互为穿插呼应,气韵俨然。其兰叶,全以草书中坚长撇法运之,秀劲绝伦。著名词曲空将士铨谓:“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疏花见姿致。”右下以隶楷相参的“六分半书”题画:“生平爱所南先生及陈古白画兰竹,既又见大涤子画石,或依法皱,或不依法皱,或整或碎,或完或不完,遂取其意,构成石势,然后以兰竹弥其间。虽学出两家,而笔墨则一气也。宏翁同学老长兄善品题书画,故就正焉。板桥郑燮。”印章“乾隆东封书画史”白文印、“歌吹古扬州”朱文印。图
  • 图说﹕纸本 墨笔 纵68.5厘米 横38厘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