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补充营养愈自然愈好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2月9日讯】  目前各种营养品充斥,每位为人父母者深怕自己小孩输在起跑点上,都不吝于花钱购买营养补充品,却又不知如何为其宝宝选择适当的品牌。而小宝宝真正需要的,可能是增加正常的饮食量,而非猛吃营养补充品或维生素。

  以婴幼儿的营养观点而论,一般是鼓励孩子应该摄取多方面的营养,尤其是自然的食物;然而许多父母对自己宝宝的生长状况并不满意,老是认为过于瘦小,不如别人,尤其在一两岁的宝宝正值厌食期,父母最希望能有妙方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婴幼儿营养补充品便应运而生。

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提供以下几点原则供父母参考。

1、 确定您宝宝是否需要额外的营养补充品:与儿科医师一起对照讨论,了解孩子真正缺乏的是什么?有无其他方法可提供较多量的自然食品?还是根本就不缺?我们常发现有些儿童的生长曲线还在正常区间内,或父母本身就属于瘦小型,家长却一味地认定孩子营养不良。

2、 了解营养品的内涵与您宝宝的体质:例如有的宝宝可能有乳糖不耐症,此时含高乳糖的营养品可能就不适合;某些蛋白质过敏的宝宝,也不能随意的进用高蛋白补品;更甚者,某些商品可能含有类固醇、兴奋剂等,目的虽为增加食用者的胃口,但其后续的副作用却是相当大的。

3、 先排除有无疾病内在的疾病:如心脏、肺脏、肾脏等,都会引致成长迟缓,应先确定并加以适当的治疗。

4、 不要被广告及其标志所迷惑:首先,许多广告文字的标志并不可信,其次是有的强调高蛋白,吃多了反而会影响到宝宝的肾脏负担,或不利于体内的新陈代谢;有的添加高钙,如果宝宝同时已从其他地方摄取足量钙质。则钙质过多,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不良后遗症,如食欲不振、肾结石、精神差等。

5、 营养品尽量是取于自然:农畜产品的组合若有添加药物时(包括综合维他命),就得小心其含量。

6、 浓缩补品的定量与稀释使用浓缩补品时,切记要定量且加以稀释,否则长期使用对您宝宝的肝脏、肾脏反而是一种毒害。

  最后再次强调的是,正常且自然的饮食对宝宝最好,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宝宝并无所谓营养不足的问题。市场上的儿童营养补充品需要谨慎的使用,最好由儿科医师建议,在准备长期服用前,一定要深入了解孩子的体质与营养品的内容才可,即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想要对抗癌症吗?根据台湾癌症基金会发行的防癌白皮书指出,国人平均每4人就中就会有1人会罹患癌症。为帮助民众防癌,台湾癌症基金会建议民众可以从食物下手,多摄取九大类食物,从中摄取对防癌有益的营养素。
  • 有些食物不仅是人体获得热量与营养的来源,还具有一些独特的防病功能,成为人类的保健佳品。

  • 食物搭配得好,不但有利于人体吸收其营养成分,使营养价值成倍增加,而且可以减少其中的副作用。

  • 节日时候旅游使你心情愉悦,但是旅游会消耗身体很多营养物质,如果不及时补充,就会对身体产生不利的影响。下面的物质是运动量比较大的人需要及时补充。   
  • 过年到了,为了省去做年菜的麻烦,外卖年菜成了许多民众新选择,尤其 今年包括便利商店及量贩店的“即时加热年菜”销路特别好,消费者文教基金会调查发现,所有外卖年菜都没有营养标示,热量远超过卫生单位建议摄取量,在价格上,部分年菜仍有降价空间。
  •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把“生猛活鲜”﹑活鱼活虾活海产品当成美味﹐认为味道好﹑营养价值高﹐甚至把“活吃鱼虾”当成时尚来追求。其实这是非常不科学不卫生的。生吃鱼虾海鲜﹐不仅尝不到美味﹐弄不好还会传染上疾病﹐甚至送了命。图
  • 不对的,”化妆师说,“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尊严,这样的人就不化妆也丑也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三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 州长建议政府救济应用于健康食品

    明州州长波兰蒂(TIM PAWLENTY)近日提议,领取政府救济金的人不应将救济金用于购买土豆片、饼干等零食,而应用在有营养的食品上。然而,营养学家认为这项提议很难实行,因为营养学家之间也不能完全同意什么是营养食品。同时,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政府不应控制居民个人喜好。在明州﹐约有近10万家庭接受政府食品券救济。

  • 母孕后期营养过度,胎儿在宫内过度发育,以及糖尿病母亲容易生巨大儿(出生体重在4公斤以上),造成出生体重过大。新生儿期以后出现体重偏高主要是喂养过度造成的,常常发生在人工喂养的小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