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港府应尽速表达重视台港民间交流诚意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1日讯】(中央社记者彭思舟台北特稿)香港反“国家安全条例”大游行的参加人数接近五十万人,游行人数创下六四以来之最,香港民众已用实际行动表达了立场。实际上,香港基本法二十三条有关颠覆、叛国、煽动的立法一旦完成,受影响的不只是香港民众的自由,台湾民众届时赴港也应有一定警觉,避免被动辄入罪。

香港时事评论员王英指出,香港二十三条立法完成后,台湾民众届时赴港应有一定警觉性,例如,若持有“亲台刊物、发表亲台言论”,都可能被处以“处理煽动叛乱刊物罪”等罪名。同时,目前居住在香港的台湾人也将不再有政治信仰自由、亲台组织也面临被取缔威胁、居港台湾民众赴台的活动也将受限制。

而且更严重的是,居港台湾人一旦触犯二十三条相关立法,连上诉都会有问题,因为立法并未保障申诉的权利。

中华港澳之友协会秘书长张五岳说,二十三条关于国家安全条例草案立法完成后,台湾驻港机构首先面临展示台湾政府文宣出版品,是否会被视为“处理煽动叛乱刊物罪”等罪名,同时与若干香港社团的联系辅助也会发生是否会被视为颠覆等问题。

另一方面,张五岳指出,二十三条问题影响最为深远的是,虽然二十三条相关立法只适用于中国籍的人士,但台湾民众到底会不会被归类为中国籍?若是学者主张台独到香港讲学,是否会遭到逮捕?而在港台湾人若返台参与类似投票的政治性活动,是否会触犯叛国?这都是有待厘清的问题。

因此,行政院陆委会副主委陈明通呼吁,在各界充满疑虑之际,香港政府应主动表达对台港民间交流的重视。更何况,香港一向在两岸往来上扮演重要的中介角色,所以也因而得到不少繁荣与利益,但如今台港间的交流,却可以因为上述国家安全条例造成的各种疑虑,而面临限缩。

虽然,中国大陆已与香港签订“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的协定,但CEPA是否真能提振香港经济竞争力,对香港经济产生助益,仍待观察。陆委会经济处长傅栋成就指出,香港的竞争力在于高度国际化的角色,但在与大陆签订CEPA后,是否使香港加速“大陆化”,而失去原有的特色与竞争力,也还尚待观察。

更何况,香港在还未从与中国大陆签订的“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中获利之前,已经先确定因为国家安全条例,而丧失原本香港赖以繁荣的国际化、司法独立、自由等特色,很难说香港的经济不会因而更雪上加霜。

所以,陈明通特别呼吁香港政府,“必须维系并逐步发展台港各项交流互动为重,对于台港两地人民往来不仅不应该加以限缩,尤其在此各界充满疑虑之际,更应主动表达对台港民间交流的重视,以及未来将不是现状的紧缩,而会在既有的基础与惯例上,谋求台港关系的进一步开展”。善哉此言,港府应该尽速表达重视台港民间交流诚意,才能利己利人,减少二十三条对香港的危患。(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