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爱无国界国际志工系列-1-》知风草 柬埔寨伴贫童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18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郭怡君╱专题报导﹞饱受战火摧残的柬埔寨人民,至今仍得喝雨水点油灯,在自家耕田还可能踩到地雷,炸死跟在耕牛后的孙女,吓坏的牛狂奔又踢死孩子的爸。在贫病困苦的恶境中,来自台湾的“知风草文教服务协会”秉持“一点露培育一枝草”的信念,十年来协助当地华裔失学儿童读华文学校,用长期教育扭转他们的命运。

发起成立知风草的杨蔚龄,原本是人见人羡的空姐,廿八岁那年她原规划辞职赴纽约深造,却在辞职前夕于服勤机上瞥见遭遣返的中南半岛难民悲苦的身影,“为留学辞职”就此转换成“为难民辞职”,投身人权协会组织的中南半岛难民服务团。

服务团四年任务结束后,她与柬埔寨难民已培养出深厚情感,时时感受到当地需要救助的强烈呼唤,有鉴于重建政策无法照顾华裔难民,她下定决心筹备能长期帮助华裔孩童上学的协会。

在身旁朋友一片“不可能”之声中,杨蔚龄以纪录难民服务见闻“边陲的灯火”一书的版税,将三万六千元捐助十个柬国孩童就学,在民国八十三年跨出筹备成立知风草协会的第一步。隔年,杨蔚龄因人道救援精神获颁“吴尊贤爱心奖”,卅万元的奖金又让她得以资助一百个失学孩童返回学校。

八十五年她请昔日的华航同事共同捐助收藏品义卖,以五十几万元的规模正式成立协会,如今知风草已协助四、五千人次的华裔子弟就学,长期助学的孩童则有四、五百位。

柬国甘再村一户祖母老迈、妈妈重病、靠爸爸种田养七个小孩的人家,原本一家都是文盲,知风草力劝爸爸让已十三岁的老大从小一开始念,头两年杨蔚龄还被笑“人家明明不要读,你干嘛那么鸡婆?”如今老大国中毕业立刻被当地鞋子工厂网罗做翻译,每个月八十元美金的薪资是一般农民的四倍。

“当年柬埔寨连一本华文书都没有,战后第一本华文书便是我们送进去的,现在那里二十个华文学校都有知风草协助建置的图书馆。”杨蔚龄说,在台湾爱心民众的支持下,知风草的业务已扩展到成立流浪儿之家、妇女职训中心。

外国人要在疫病频传、医疗落后的穷乡僻壤生活毕竟不易,起初充满热忱加入知风草服务行列的年轻人,常在两、三年后离去,就连杨蔚龄也因长年异地奔波劳累而于两年多前引起严重免疫失调,在往昔车祸遗留脑震荡后遗症的合并折磨下,面临崩溃临界点,杨蔚终究靠着身为佛教徒“忍受一己之苦普渡众生”的信念撑了过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