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颗真理的种子,为你绽出未来的美丽

诗:未来的花儿

中国大陆法轮功学员
font print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6日讯】(转载自明慧网)
我是一个辛勤的园丁,
不经意间走进了你的心田,
我看到这里一片荒芜,
似已很久不见春的气息。

于是我说:
“我们把这里开垦一下吧,
让它变成一片草地。”
你不耐烦地说:
“算了吧!你这是白费力气。”
我笑了笑,
试着铲除了一些蒿草,
又平整了一下土地,
刹时间
眼前跳出一片清新的绿。
我看到你的眼中闪过了一丝惊异。

我又说:
“我们一起种些花儿吧,
让这里变成一座花园。”
你犹疑着说:
“还是算了吧,我看不出这有任何意义。”
我拉过你的手,塞进一粒种子,
那种子晶莹剔透,闪着奇异的光彩。
“这种子名叫‘真理’,
他能开出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
你的眼中又闪过一丝好奇,
“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儿?”
“是的,人们把那花儿叫做‘未来’!”

于是我拉着你的手,
把那奇异的种子种在了草地上,
“真理”便生了根、发了芽,
并抽出了第一片嫩叶。
你高兴极了,
每天为他浇水、施肥,
为他遮风挡雨。

就这样,
你和那种子一起走过了料峭的春,
走过了酷热的夏,
又走过了萧瑟的秋和凛冽的冬。
当天边最后一片阴霾散尽,
风中最后一丝寒意褪去时,
“真理”的种子结出了第一个花蕾。
你兴奋得几夜不合眼,
守在一旁
静静地等待着花蕾的绽放。

终于
在那个不寻常的清晨,
彩蝶在草地上飞舞,
小鸟在枝头欢唱,
那花蕾终于绽放了,
开得那样动人,那样美丽无比,
整个草地上立刻被他那奇异的“真理”的光辉
镀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
你拍着手激动地大喊:
“快看!园丁,
我们的‘真理’开花了,
我们的‘未来’多么美丽!”
可是园丁早已悄悄地离去,
只把美丽的未来留给了你。

后来,那片草地变成了一座花园,
未来的花儿绽放出一片美丽,
你给那花园起了个好听的名字
“未来花园”

偶尔还会想起我吗
——那个园丁?
那就轻轻地呼唤我的名字吧!
我一定听得见,
我会静静地站在云端
微笑着注视着你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代词宗,他的词开豪放派之先河,对后代影响深远。他的诗文和书法造诣也很深,成就超过了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是北宋“三苏”中的佼佼者。
  • (中央社记者李明宗台北2日电)奥运跆拳道金牌得主陈诗欣今天前往台北市议会,为台北市立体育学院训练场馆不足,向议会与北市府官员请命,希望市府改善北体设备老旧问题;教育局长吴清基强调,可引进民间资源兴建场馆,并尽速促成北体与市北师合并,让两校资源做更有效运用。中国国民党籍台北市议员厉耿桂芳上午于议会举行台北市立师范学院与北体两校合并座谈会,但与会人士讨论焦点多集中在北体场馆不足问题。
  • 地球人都知道,中国人民更深有体会,中国宪法是什么玩艺儿。前不久,外长李肇星在北京与到访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出席记者会,美联社女记者问安南“有没有向中国表示对中国人权纪录的关切”,李肇星立刻火冒三丈,严辞责问记者有没有读过中国宪法,“我明确地告诉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写有保护人权的条款……”云云。老枭一听之下更是无名火高万丈,在震旦文化社区(http://www.zhendan.cn/bbs.php)一首嘲笑老李的打油诗后跟帖:我泱泱中华大国,藏龙卧虎,居然弄出个这么个玩艺当外长,把中国的脸丢得满世界都是。我家的石头根雕,放到台上去,也比李大牙强。谁有空把李大牙的“外交故事”收集一下,我来骂一篇,把他在历史耻辱柱上钉得更紧更深点儿!其实怪不得老李,强辞夺理撒谎成性乃党官们无治的宿疾,岂独老李为然?他只是水准太低缺乏风度和急智而已。
  • 简介蔡东梅:女,常称“蔡冬梅”,1981年11月23日出生于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古城子镇蔡家村;学历初中。2000年6月26日,辽宁知名自由诗人杨春光为其写作爱情诗《淑女之梅(组诗)》,两人遂相恋相爱。2002年8月9日,冲破重重阻力与封锁,两人履行法律手续正式登记结婚。2003年6月30日,其子出生,取名杨天伦。今年2月,杨春光在接受我采访时,曾如此评价蔡东梅:“她是一个古典型的温柔贤惠的,没有脾气也没有俗气的,一个很少见的心地善良的美丽好女孩。我遇到她简直是神仙的造化和天赐的良缘。”
  •   南投竹山的桂竹、埔里出产的纸张加上编织艺术家叶宝莲、彩绘艺术家廖述麟与风筝制作者杨学诗等南投艺术家,透过在地素材共同打造了第一届“南投国际风筝节”,期盼藉由11月5日起一连十天的活动,推广南投特有的艺术创作资源。
  •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这首《石壕吏》,可谓写尽了千百年来官家恶吏动辄抓人、封门的恶形恶相。翻开近日报章,又见到广东两杂志--《南风窗》、《同舟共进》因为刊载前任省委书记任仲夷呼吁政治改革的谈话,而遭到中共中宣部整肃的消息,杜甫的这两句诗,便一下子跃上心头。
  • 在一个全面退潮的时代,精神个体的伸展是艰难的。为了表达自己对时代社会的有效参与,这些精神就不得不回避个性,而把自己献祭出去,用文人的话,是以珠玉之身扑向时代。王小波将每个人置身其中的时代品性当作人生伦理问题,他像鲁迅那样哀悯“沉默的大多数”,对那些知书明理的“沉默者”,他宽恕地理解为他们要守住自身的清白;但他同时说,他得打破沉默,因为伦理问题太过重要,已经不容许他顾及自身的清白。王小波如此说,是因为他害怕别人说他做秀,裸奔,搞行为艺术,他希望人们能够理解他讽世的重和大,能够理解他谈及的话题。幸运的是,王小波因此从文人进入知识份子的行列,因为他的“不沉默”而成为九十年代中国极有个性、成就也极可爱的知识份子。这正是大诗人艾略特自文学角度论及的传统与个人才能的悖论。即现代人必须摒弃个性,必须参与公共精神,才能启动传统,并回到传统。王小波摒弃了现代社会所谓的细密分工的专业假像,放弃了一个当代文人作家的“本职”或犬儒,回归了托尔斯泰、左拉、卡夫卡、纪德、艾略特、鲁迅那样的作家传统,即由他们开创的现代化进程中作家和知识份子不可分离的伟大传统。不幸的是,王小波遭遇的时代沦落太过强大,他一人“啼血”之力难以唤回“东风”,沦落的时代只是记住了他本人,甚少关注他论及的诸多命题。直到今天,有关国学、传统文化、民族主义等等他参与讨论的问题,用鲁迅的话说,被他“撕破”过的东西仍变本加厉地在我们社会里聒噪不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