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信用卡预借现金功能 出现泛滥现象

人气: 32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21日讯】〔自由时报记者周富美╱台北报导〕台湾消费者文教基金会昨天表示,去年共接获39件民众申诉预借现金案件,进一步调查全台20家发卡银行预借现金现况后发现,许多银行随信用卡“主动”寄出预借现金卡密码,有些银行甚至不准消费者取消预借现金功能,呼吁政府与相关单位提出改善对策。

 消基会秘书长程仁宏指出,民众使用信用卡预借现金方式日趋多元化,但有许多消费者在申办信用卡后,竟意外收到发卡银行催缴账款通知后,才知道自己信用卡的预借现金功能被“盗借”,甚至有些持卡者尚未开卡也受害,有些持卡人不但无法享有信用卡遗失24小时内的免责条款,还要自行“吞”下被“盗借”的账款,因此衍生诸多纠纷。

 消基会强调,目前民众使用预借现金的手续费并无统一标准,以预借5千元现金为例,汇丰银行要求300元手续费,台北银行只收150元。若提高到预借现金1万元时,富邦、汇丰、国泰世华等银行,要收450元手续费,大众、中国商银、玉山、台新、花旗等银行收取100至150元不等。

 消基会表示,有许多持卡人并未申请预借现金功能,但是大众、上海、玉山、台北商银、富邦、诚泰、汇丰等7家银行,却在核卡后主动寄出预借现金密码给消费者,有些持卡人一时不察将密码随手一扔,不知道自己正处于“盗借”危机中。至于合作金库、泛亚银行、远东商银等银行,更强制规定持卡人不得取消预借现金的功能。

 消基会建议,政府应规定银行业者在信用卡申请书中,加注“申办之信用卡是否须具备预借现金功能”选项,不能强制消费者使用预借现金功能,银行也应将预借现金功能纳入“失卡零风险”范围,确保消费者权益。

〔记者郑琪芳╱台北报导〕针对信用卡强制附加预借现金功能的争议,财政部金融局表示,银行公会日前已决议,未来各银行的信用卡申请书上,必须让民众勾选是否要预借现金密码,如果民众未勾选,银行不得寄发预借现金密码。

 消基会昨日指出,部分银行在核卡之后,未经持卡人同意,就主动将信用卡预借现金的密码寄给持卡人,部分持卡人因此承担被盗领的风险。

 对于消基会所指出的问题,财政部金融局官员表示,财政部去年就要求银行公会在“信用卡业务自律公约”增订:“持卡人得要求发卡机构暂不寄发预借现金密码函以及锁定其信用卡预借现金之固定额度。”并请银行用各种管道通知消费者这项规定,但可能还是有消费者不知道这项规定。

 财政部金融局官员进一步指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经请银行公会研究进一步的做法,日前银行公会已决议,未来各银行必须在信用卡申请书中,增订一个项目,让民众可以勾选是否要预借现金的密码,民众如果没有勾选,银行就不能寄发密码。

 不过,由于这项新做法涉及银行内部作业系统及申请书的修改,可能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全面实施,在正式实施之前,银行必须确实告知民众可以选择是否要预借现金密码。

〔记者吕清郎╱台北报导〕发卡银行指出,信用卡预借现金为信用卡国际组织所订的制式功能,其他信用卡先进的国家也都包含这项服务,但基于提供更多选择,经会议讨论后,去年已展开系统修改,未来持卡人将可选择要不要预借现金功能,同时也加入可变更预借现金密码的程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