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陈将面对的政治创伤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25日讯】(大纪元记者谢湘玟编译报导)对台湾大选的关注远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大陆和台湾﹐还有美国﹐甚至亚太地区的更多国家。

2004年3月22日“澳洲人”刊登了其中国特派员凯瑟琳‧阿米塔吉的文章﹐题目是陈水扁的烦恼–政治创伤(Political wounds a worry for Chen)。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对台湾局势的关注和懮虑。

文章认为“在这场选战里并没有明显的赢家”。对陈水扁而言﹐虽然一微弱优势胜出﹐但是先前他积极推动的公投却因投票率不足而失败。后一点显然为北京方面所欢迎﹐但是他们同样却将面对其厌恶的候选人继续主政四年。

陈在这次大选50.1%的得票率与上次大选39.3%的得票率相比,有大幅的提升。这也等于给了他在新执政期间内推动2006年的另一个公投的机会。由于这恰好遇上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而使得北京当局震怒不已。但是陈水扁也有可能在反对者有力的杯葛情况下,接受全民公投失败的事实,并认为社会大众希望他放弃台独的态度且遵守不改变现状的诺言。

陈在胜选演说当中提到参与公投者对于“强化台湾自我防卫能力,”以及“在对等的基础上展开协商谈判”的支持。他也借此机会呼吁中国重回谈判桌,并且撤除部署在中国沿海瞄准台湾的500枚飞弹。

但是即使谈判也不可能改变陈的基本诉求﹐因为他提出的台湾人民当家作主的宣传已经成为其主要的政治诉求。文章分析说﹐“如果民进党希望再次获取政权,他所塑造出的政治形象是无法轻易改变的。”

文章认为“陈水扁所面临的挑战并不在于说服美国为了台湾,放弃一个中国的立场而与中国交恶。而是如何在选战与公投造成摩擦后,与他在台北的重要伙伴们重建相互信任的关系。”

美国曾经承诺将在台湾遭受外来攻击时协防台湾﹐美国希望台北的政策不要一再摇摆不定。“但华盛顿方面则已经被排除在这场混战之外﹐”文章说。

文章最后谈到﹐公投的失败给了陈水扁一个台阶下。他只要说句:我们错了。“无论陈水扁是一名政治家,还是一名街头斗士,在他规划台湾未来四年的蓝图时,不太可能去选择一条更为崎岖的道路。”(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