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扁夹克似血迹状大多是药膏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12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黄敦砚╱台北报导〕有人质疑为何陈总统夹克外观看似沾有大量血迹,仍能走进奇美医院?李昌钰博士昨天给国人答案,他化验夹克下方疑似大片“血迹”后发现,其实大部分是“小护士”药膏,只有很少部分是血迹,这和国安特勤人员表示曾替陈总统涂抹药膏的说法相符。

  李昌钰表示,他在弹头、弹壳上,发现相似的machine mark(机器纹痕),这是因同一台车床机器造出的土造子弹,会有类似的machinemark;李昌钰建议检警专案小组,可从车床机具上进行追查,试着从车床机具去追出制造土造枪支来源,进而找出枪手。

  李昌钰说,他来台之前,便已构想要检视弹头、弹壳、正副总统的衣物、伤口、吉普车的挡风玻璃,并做弹道重建,这些都一一完成。

  据了解,李昌钰博士检视铅质弹头,发现弹头上有许多蓝白纤维夹杂的微物证据,证明子弹曾经打穿过陈总统的衣服。

  至于击中吕副总统右膝的铜弹头,受损情形较铅弹严重,弹头底部有百分之卅一面积的缺角,且留有玻璃粉等微物证据;李博士分析,可能是弹头穿透吉普车挡风玻璃时,弹头底部撞击玻璃所致。

  对于陈总统夹克的染血量,李昌钰说,夹克下方有三十至四十个疑似血迹斑点,乍看之下有很多血,其实大部分不是血;李昌钰解释,经过化验大多数是“小护士”药膏的残留斑痕,只有小部分是渗出来的血。

  李昌钰指出,陈总统当时穿的衬衫只有子弹射入孔,并无射出孔,但衬衫上却有六处“缺陷”,属于damagearea,有的是子弹打破的,也可能是手术时破坏的,有待进一步检验。

  李昌钰建议,检警专案小组日后可以朝追查凶枪着手,尤其要依据machine mark追出弹头、弹壳的来源,同时,也可进行射击试验,以进一步厘清相关问题;李昌钰提醒专案小组,要仔细过滤当天在现场拍摄的所有录影带与相片,找出有利线索。

  结束两天马不停蹄的鉴验工作,李昌钰风尘仆仆地又要赶往夏威夷,继续下一个行程。

刑事局的鉴识具国际水准

记者黄敦砚╱新闻侧写

  昨天,刑事警察局鉴识团队吃了一颗定心丸,因为,国际知名刑事鉴识专家李昌钰博士对于正、副总统枪击案所做鉴定报告,与刑事局先前鉴识结果相符,这不但意味着学生通过老师的随堂测验,更重要的是,刑事局鉴识水准已臻国际先驱程度,国人实应对刑事局的鉴验品质“放一百个心”,信任他们的鉴识结果。

  吊诡的是,堪称刑事鉴识领域泰斗的李昌钰,当初是国亲联盟指名参与鉴识的,检察总长卢仁发从善如流邀请李来台协助,但当李博士鉴定报告出炉,却又有人对鉴验结果发出质疑声,这让人忧心,是否会影响日后国际级专家来台协助的意愿。

  熟悉鉴识作业者皆知,刑事鉴识就是一次又一次的科学鉴验过程,所有步骤都必须按照标准作业流程进行,最后得出客观、公正的结果,而一切的刑事鉴识结果,也都是可以受到公开检验的。

  这次,为了维护信誉,所有刑事局鉴识人员莫不战战兢兢地做鉴识,就怕一个小疏失会砸了招牌。

  正副总统枪击案发生后,外界因各有政治立场,某些人对刑事局的鉴定多所疑虑,甚至以“阴谋论”的怀疑眼神看着刑事局鉴识团队,令这群只问专业、不看政治的鉴识人员感到“很受伤”。

  事实上,以本案来说,鉴识人员只能根据现有或在案发现场所搜集到的物证去解释,这整起事件“是什么”,包括从弹头、弹壳等迹证与弹道重建,以及陈总统、吕副总统有没有受伤等面向,去说明这是不是一起枪击案件。

  但是,既有物证,并不能让鉴识人得以依凭解释犯案枪手是谁?犯案动机为何?何况,这些本属刑案侦办的面向,硬要鉴识人员解释,无异强人所难、不切实际。

  更难为人接受的是,部分人士囿于特定立场,对于刑事局的鉴识报告,抱着“敌之言勿听”心态,拒绝接受科学验证结果,而这一切争议,随着李昌钰博士的鉴定报告出炉后,应该平息了。

  刑事局的鉴识水准,因李昌钰博士多年来努力提携,早已跻身国际水准,例如李博士一行人在台南市金华路以雷射方式进行弹道重建,原来刑事局就想夜间封街重建弹道,但考量此举劳师动众,而李博士来台也要以此方式重建弹道,遂决定留给李博士来做。

  李昌钰博士的鉴验报告与刑事局相符,这是“实证”所得;如今有了李博士的“保证”,国人应相信刑事局,让政治的归政治、专业的归专业,不要再将政治与专业的刑案鉴识混为一谈。(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