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湾意识 就是不被中国宰制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27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黄忠荣╱台北报导〕淡江大学公共行政系教授施正锋昨天表示,台湾主体意识其实就是“台湾意识”的强化,强调台湾人要主宰自己的命运,狭义来看是台湾人不愿意任凭中国宰制,广义来说就是不容台湾成为他人左右的战略卒子,不管是过去的日本、现在的中国、还是未来的美国。

清云技术学院企管系副教授颜建发则表示,民主化是当前国际社会的主流价值,台湾的民主化面临转型困难与波折,其中一部分原因来自内部,但困扰则来自北京在国际生存空间上的封杀与打压,以及利用台湾内部统独矛盾加以掣肘。

远景基金会昨天举办“台湾主体地位与战略安全新思维”研讨会。施正锋会中表示,近年来台湾主体意识的用法逐渐浮现,大有取代被污名化的“本土化”论述趋势;过去在戒严时代,由于当局不允许“台湾独立”字眼出现,党外人士只好婉转地改采“自决”或“公投”等替代字眼,但事实上台独是目标、自决是原则、公投是手段。

施正锋指出,就结构面向来看,台湾人意识带有强烈的“反外省人支配的族群主义”,因此,所谓的“出头天”或“台湾人要当家作主”,代表的就是反对异族统治所施加的不公平结构,可说是一种萌芽中的民族意识。

颜建发表示,北京企图以“一个中国”原则将两岸关系内政化、地方化,并以“一国两制”框架对台湾软硬兼施,在中国的霸权之下,台湾成为一个空有各种主权独立的要项与实质,却无法以一个独立自主形态而呈现的国家。

颜建发强调,台湾人民对自我国族身份的认同,伴随着民主化的选举过程,逐年出现结构性转变的趋向,一九八九年民调显示,在台湾认为“自己是台湾人”的比率只有十六%,今年年初的民调则高达五十七%。

〔记者黄忠荣╱台北报导〕政大国关中心助理研究员童振源昨天在“台湾主体地位与战略安全新思维”研讨会表示,两岸关系是一种“双层三边”的赛局,也就是两岸决策都必须顾及内部需求与外部制约,两岸关系也是台美中三边关系巫的结果,不是任一方可以片面改变现状。

童振源指出,台湾不可能片面宣布独立或实践法理上的独立,但又会强调主权独立事实;中国不可能片面使用武力进行统一,甚至希望维持两岸关系稳定,但也不可能放弃统一目标的宣示。

童振源认为,两岸决策模式不同,加上政治权力更替周期不同,造成彼此错误认知与判断,因此,每当陈总统提出有利改善两岸关系政策时,台湾方面希望中国尽快回应,但由于中国决策过程比较漫长,且其政策强调稳定性与连续性,不轻易变动,因此无法在短期内得到预期结果,使得台湾善意落空,不得不退回原有的立场。

童振源说,相反的,中国往往认为陈总统的两岸政策变化太快,当中国还在研究如何回应之时,台湾政府却已释出相反讯号;而且两岸没有沟通与协商管道,对于对方的真正意图,往往从负面角度解读,不断以最坏方式回应对方政策。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