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孝行楷模特写–十步芳草(二)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13日讯】 自由时报记者林晓云╱专访

 “虽然我身边没有另一半,但怡如从幼稚园大班开始,就会带着妹妹去医院拿药、去银行缴钱,家里除了煮饭是由我来做,其他洗衣服、拖地所有家事,都是她带着妹妹做,还要照顾发展比较迟缓的小妹,我对怡如,只有感谢。”陈妈妈红了眼眶说着。

 获得孝行奖肯定,十一岁的陈怡如高兴藏在心里,超龄成熟的她,比妈妈还平静,每天早上四时,和妈妈骑机车,从台北市文山区到大安区两个邻里公园打扫,妈妈负责扫地,怡如负责把树叶等倒入垃圾袋中,八时再匆忙赶回家,怡如去上学,妈妈去做第二份工作,当贸易公司的助理,傍晚怡如下课后,先去接妹妹回家。

 陈妈妈是台中县石冈乡人,有十个兄弟姊妹,在女生中排行最小,家里栽种水果,也养成她刻苦耐劳的个性,五十七年次的她,结婚较早,无奈先生欠了大笔债后不见踪影,留给她的是一屁股债,还有三个小女娃。

 为了躲债,更为了生存,七年来,陈妈妈带着三个孩子搬了十几次家,怡如从幼稚园大班遭逢家中剧变,就快速长大,妈妈要拚命赚钱还债和供一家人生活,于是怡如变成家中第二个小妈妈,她会带着妹妹上医院看病,会带着妹妹去银行缴钱,个头小的她还够不到银行柜台,面对大人的讶异询问“你爸妈呢?怎么没有大人来?”怡如会很镇定地回答,“妈妈要上班,没有空。”

 搬来台北市,陈妈妈感谢当时一位恩人,提供她工作外,还让她们一家四口吃住免费,那时候全家人开销一个月不到一千元,能省就省,但后来日子更难过,最小女儿出现发展迟缓的状况,不得不暂时送到寄养家庭,九个月的寄养期间,陈妈妈拼了命工作,从早到晚连做三个工作,为的就是把小女儿接回来。

 即使陈妈妈因为太过操劳而罹患急性肝炎,但一百多万元债务能全部还清,又把小女儿接回家,一家人团聚,再怎么苦,陈妈妈笑着说,“全家人在一起,又有工作,加上台北市社会福利的照顾,我觉得现在过得很幸福。”

 假日,陈妈妈会找大卖场的工作,怡如则会带着妹妹在家里,只有过年或特别假日,一家人会去动物园,而怡如和妹妹最高兴的事是回石冈看外婆,小时候,因为小妹比较会吵,让怡如带着两个妹妹出外办事,是一路哭着回家,现在怡如小学五年级,功课不错,二妹小学三年级还获得模范生表扬,发展迟缓的小妹也大有进步,陈家四女子满怀希望和乐观迎向未来。

15岁黄翊媞 全心全意 守着肾病母  记者林秀姿 ╱专访

 十五岁的时候你在做什么?学抽第一口烟?还是情窦初开?“同学约我出去,我都拒绝,因为会担心妈妈独自在家,出了事没人知道。”黄翊媞的十五岁,只有妈妈。

 翊媞和母亲、姊姊三人相依为命,两年多前,她的母亲罹患慢性肾脏衰竭,必须长期洗肾,一周三次地进出病院,翊媞就开始学会量血压、陪妈妈上医院与做家事,甚至上课时还时常打电话回家关心母亲。

 翊媞说,姊姊在台北市木栅上课,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很晚,所以家事几乎都由她负责,包括打扫、倒垃圾、洗衣、洗碗等等。

 问她不担心家事忙碌影响课业吗?她坦白说不喜欢读书。问她假日不想出去玩吗?她也说不想。这一切都是因为她喜欢妈妈,是她生活的全部,“我生病时,妈妈也是没日没夜照顾我。”在翊媞眼中,母亲是坚强的女人,一个人带大两姊妹。

 世态炎凉并没有因为翊媞的孝心而改变,翊媞十岁以后就没见过与母亲离异的父亲。孤立无援之下,母女三人只凭借微薄的清寒补助金过日子。

 翊媞说,一路走来,全家最感激百龄国中老师王秀真,因为王秀真老师知道翊媞家境后,总是尽可能帮忙申请学杂费补助金,还数次帮忙垫款支付上千元的讲义费,此次获奖也是因为王秀真老师的推荐。

 最近医生建议,要让母亲免于洗肾的痛苦就是换肾。而翊媞的血型恰好符合,只是黄母至今仍不答应,“我并不怕开刀,只是妈妈舍不得我那么年轻就挨一刀。”

 而为了降低生活开销,黄母决定和翊媞搬至高雄,翊媞说本想打工,却因未满十六岁被许多公司拒绝。“大家都说我很乐观、开朗。”爱笑的翊媞这样说时,只会令了解内情的人更加鼻酸。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