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大水冲垮糯米桥  内政部文建会全力抢修

人气: 4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7月13日讯】(自由时报 记者康俐雯/台北报导 )
  南投县国姓乡拥有超过六十四年历史的三级古迹“糯米桥”,在七二水灾中受创严重,因九二一大震受损而整修中的新桥面全遭洪水冲毁,所幸以传统古早工法建成的桥墩主结构屹立不摇。内政部与文建会允诺金援全力抢救这座台湾唯一的“桥梁”古迹。当地民众也希望能够透过社造精神参与日后的修复工作,让前辈的建筑技术与智慧得以传承。

 糯米桥位于北港溪上,是北港村民长年以来的生活与精神信仰中心,村长叶佳坛指出,建于民国二十九年的糯米桥,原始的设计者因年代久远已不可考,只知工程监造人为“林龙”,采用当地土产的砂岩石建造,在水泥昂贵的年代,他们以糯米、红糖、石灰做为黏筑石块的材料接剂而被称为糯米桥。八十三年由内政部公告为三级古迹。

 糯米桥曾历经八七水灾、五十九年时的豪雨与八十三年的道格台风、九二一地震、桃芝台风都安然幸存,但此次水灾的爆发力前所未见。7月3日上午八点开始,因敏督利台风后豪雨造成溪水暴涨,滚滚洪流、土石、漂流木由上游直冲而下,村民们站在桥的两旁关心之情溢于言表,接近中午眼看着洪水漫淹过糯米桥,村里的耆老们当时都说这次糯米桥可能躲不过了,相当担心。没想到糯米桥经过整整一晚的“失踪”,隔天洪水退去,虽然整个桥面遭洪水冲毁,但拱型桥墩犹在,令大家欣喜不已。

 叶佳坛说,糯米桥在民国二十九年落成之前,村民们曾看过一只水鹿跑过桥面,由于鹿有着“长生不老”之意,大家都认为这是个“吉兆”,果真历经多次灾难的糯米桥六十多年的桥墩一次又一次躲过天灾。八七水灾那一次桥面受损之后,居民们曾自力救济自河底搬鹅卵石铺桥面,以应付当时的交通状况,后来新桥落成后,糯米桥不再通行车辆,成了古迹与观光景点。

 两年前中央拨款修复该桥九二一受损的部分,以及去除鹅卵石的桥面,整个计划以一千三百万经费委由汉光公司进行恢复原貌工程,原定一年完工,去年4月因当地民众发现营造商要用大陆进口青斗石做桥面护栏,引发古迹修复用材争议而停工一年,几经协调会争取后,建造商同意以原始砂岩石重做,没想到才刚要继续工程,不料再度受七二水灾重创,过去修复的桥两侧又遭洪水部分冲毁。

 据了解,糯米桥屡次受创仅伤及桥面未损最原始结构的桥墩,是因拱型桥墩不怕由上往下的载重压力,且会自然化解水的冲击力,唯一只怕河水由下往上直接冲击拱型面。因此民众希望与南投县文化局、汉光公司研讨接下来的修复工程,希望以传统工法修复这座桥,不但维护文化资产、推动社造参与,也让专家学者、民众能继续研究此“活教材”的结构工程与水的动力学。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